打开APP

PLoS Pathog:抑制CDC20有助防止疟原虫繁殖

疟疾(Malaria)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通过被感染的蚊虫的叮咬传播疟疾。这种传染病每年夺去大约100万人的性命,导致4亿人感染。

2012-11-19

Clin Can Res:鉴别出恶性前列腺癌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2年10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罗斯韦尔公园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支持采用新型的标志物来检测恶性的初期前列腺癌,来自三个机构的研究者均首次提供数据揭示了血清中谷氨酸盐的水平在初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病人中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血清中谷氨酸盐是一种非必须的氨基酸,其在癌症代谢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2012-11-18

:LKB1缺失促进肺癌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

10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季红斌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The CRTC1-NEDD9 signaling axis mediate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caused by LKB1 loss 。

2012-11-18

Cell:恶性肿瘤利用癌基因MYC增加所有活性基因的表达水平

2012年9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出癌基因MYC编码的蛋白c-Myc用来增加癌细胞中所有基因表达的机制。c-Myc水平增加与癌症病人癌症转移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联。根据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希望找到限制c-Myc活性从而根除癌细胞的方法,这是因为癌细胞依赖于c-Myc才能存活。

2012-11-18

王振义:HLTV-1、HIV、EBV、HBV病毒与血液恶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苏州 2012年9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9月21日,我国著名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在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上发表了题为《病毒相关的血液恶性疾病的研究现状》的精彩演讲。 王振义教授在对病毒相关的血液恶性疾病的演讲中,提到如下观点: ●已明确: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是由HLTV-1病毒引起的,急性ATL用化疗治疗。

2012-10-08

PNAS:阻断疟原虫生长周期治疗疟疾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手段可以通过迅速杀死疟原虫消除疟疾感染。疟疾每年造成高达300万人死亡,主要感染弱势人群,如儿童、怀孕的妇女,这种疾病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地区常见。虽然治疗这种疾病的相关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但疟原虫正在抵抗最常见的药物,因此迫切需要新的策略来对付这种疾病。

2012-11-19

Cancer Res:操纵基因开关阻止小鼠恶性肺癌生长

2012年10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人员操纵了一个微小的基因开关,从而阻止小鼠体内的侵袭性肺癌性肿瘤生长,甚至还能阻止肿瘤产生。 激活单个微RNA(microRNA, miR)能够成功地抵消癌症中两个众所周知的基因的影响,这就提示着这个miR可能在治疗几种类型的癌症中发挥着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发表10月1日那期的Cancer Research期刊上。

2012-10-28

PNAS:科学家发现疟原虫逃避免疫系统的基因机制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由疟蚊传播的不同疟原虫株引发的疟疾。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找到有效的疫苗,对付这种致命性的寄生虫,该病主要影响孕妇及5岁以下儿童。通过搞清楚最危险疟原虫株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已为开发新的方法来治愈这种急性感染铺平了道路。

2012-12-05

夏建川:生物治疗联合常规治疗恶性肿瘤或能增效

在2011年揭晓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奖,其中一半奖金归于拉尔夫·斯坦曼RalphM.Steinman,他发现了树突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引人关注。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能摄取、加工及呈递抗原,启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2012-06-08

Cancer Res:纤蛋白-3激活Notch通路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瘤恶性

6月4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纤蛋白-3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研究新发现。纤蛋白-3是一种不存在于正常大脑,而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显著上调的基质蛋白。其促进肿瘤侵袭的机制不明。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是高侵袭性、化疗抵抗性脑瘤,预后极差。浸润性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是复发的主要来源。针对触发侵袭和化疗抵抗的可溶性因子,也许可以对这类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