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Neurosci:大脑活动模式的改变或可预测恐惧记忆的形成
2013年3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者对那些有恐惧经历,但是无论是否其在大脑中形成了长期的恐惧记忆的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个体的大脑活动模式发生了改变。研究者表示,他们可以在恐惧经历过程中观察个体的大脑活性样式来预测个体将来的恐惧记忆。截至目前为止,并没有方法来预测恐惧记忆。
Science:揭示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其行为的内在关联
2012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动物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项研究由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进行。研究者表示动物的行为在其机体微生物群落的建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建立,那么微生物组就会在很多方面反过来影响动物的行为,这也就是这篇文章重点关注的。
:神经递质转换及其行为结果
在发育过程中,突触活动已被证明能够重新指定神经递质表达,但在成熟的大脑,神经递质的身份被认为是固定的。Dulcis等人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感官刺激能够在成年小鼠大脑中接入神经递质表达,这将会影响行为。
PLoS ONE:人的饮食行为受共餐伙伴影响
与他人共餐时,你很有可能会模仿对方的行为并实时采取,而非以你自己的节奏吃东西,根据2月2日发表于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 这种行为被发现在互动的起始阶段而非结束阶段更加显著。由荷兰Radboud大学的Roel Hermans领导的一项研究为先前确立的一个现象提供了见解,即人们所吃食物的总量与共餐伴侣的食物摄入量相关。
The EMBO J:科学家成功解析了染色体粘连蛋白的行为机制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解析了粘连蛋白(Cohesins)的行为机制。粘连蛋白是连接两个染色体拷贝(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其可以确保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时候被均等分配到了子代细胞中。
白领患“年会恐惧症” 因节目压力
前几天,在文化公司工作的王琮突然接到一条短信:你手头有小品剧本吗?我们单位年会,我是导演。 这条短信来自好久没有联系的大学同学李渺某事业单位职员。王琮刚回复说“我帮你问问”,李渺的“具体要求”就紧跟着来了:要10分钟左右的,办公室题材,轻松搞笑一点的,三四个演员。此事要快,离年会没几天了,急死我了。 每到辞旧迎新之际,都有像李渺这样被单位年会逼急了的员工。
白领导师 走出“职业恐惧”漩涡
职业恐惧是人们因为害怕失去现有职业而产生出的惶恐心态(害怕失业),虽然有时明知这种恐惧没有必要,但在一想到要失业或要从事某种职业时仍控制不住恐惧、害怕。这时人们会极力回避所害怕的事,无法逃避也就只好带着十分的畏惧去忍受职场现实的考验。当挑战变成了一种累“印第安人不晓得疼痛,胜利者不言恐惧。
Ecology:昆虫因恐惧会被捕食者吓死
蜻蜓被鱼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 在实验中,一群蜻蜓幼虫和食肉性鱼放在同一个水族馆里。即使鱼无法吃到蜻蜓,有些蜻蜓却被吓死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昆虫可能没有发达的大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会感到恐惧。加拿大生物学家对蜻蜓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对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捕食者出现在它们面前都能把它们吓死,即使它们没有被吃掉的危险。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态学》杂志上。
:怪异寄生行为打破传统寄生规律
寄生虫(Xenos vesparum)幼虫跳到欧洲造纸胡蜂身上,藏于工蜂腹部,在那里它可以以宿主的血液为食 被感染的工蜂聚集到一起交配,不过不是它们自己交配,而是寄生虫在交配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昆虫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寄生虫(Xenos vesparum)感染欧洲造纸胡蜂后,能够彻底改变欧洲造纸胡蜂的身体和行为,让它们完全听从自己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