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感染新冠后,出现长期后遗症的比例或达1/8
由于公共卫生政策、疫苗接种以及抗病毒疗法的应用,以及新冠病毒的突变,新冠肺炎死亡率以大大下降。然而,仍有一部分康复者会持续出现生理、心理或认知方面的症状
2023-02-03
首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了抑郁症的性别特异性遗传途径
本研究表明了与人类抑郁症相关的遗传背景存在性别特异性差异,通过性别特异性广义性抑郁GWAS分析揭示了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和独特的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开发性别特异性的治疗方案。
2023-02-22
改良阿特金斯饮食配合药物治疗,使耐药性癫痫发作显著减少的患者比例提升近10倍
该项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MAD能够显著的降低耐药性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需要将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与MAD相关的神经生理学和遗传学标志物,为MAD用于耐药性癫痫的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023-02-01
陈赛娟团队最新研究:新冠住院患者重症比例约3%,春节将加速感染浪潮,需保护弱势群体
随着近期秋冬COVID-19疫情的持续和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调整,SARS-CoV-2感染在我国广泛传播。
2023-01-06
Nature:先前感染SARS-CoV-2是否改变人体对其他威胁的免疫反应取决于人体的性别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系统地分析了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的免疫反应。根据这些数据,他们比较了那些从未感染过SARS-CoV-2的人和那些感染这种病毒后出现过轻微症状但已经康复的人之间的免疫反应。
2023-01-09
Nature子刊:高脂饮食以性别特异性破坏胎盘、脑轴
研究发现孕妈的高脂肪饮食会触发雄性而非雌性小鼠幼崽大脑发育中的免疫细胞过度消耗影响情绪的大脑化学物质血清素,从而导致类似抑郁的行为。研究人员表示,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
2022-12-13
《自然》子刊:肠道“性别”,长寿的秘诀!中国科学家发现,两性之间寿命差异的原因和对抗衰老药物反应不同的关键生物机制!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控制衰老寿命和对药物反应这些性别差异的关键因素,也突破性地发现仅仅转换肠道的性别就能延长个体寿命。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