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I:在新生小鼠中,传导电流以保持心脏跳动的细胞具有再生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出生后的日子里,传导电流以保持心脏跳动的特定细胞具有一种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再生能力。这一发现最终可能导致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并通过促进心脏自我愈合来避免对侵入性起搏器或药物的需求。

2021-10-09

Science重磅:心脏再生新希望!诺奖技术助力心肌细胞重编程,恢复小鼠心脏功能

  人体组织的再生潜力通常由组织驻留的干细胞或祖细胞来维持。曾经关于心肌干细胞的研究十分火热,但是哈佛医学院在2018年曾一次性从各类顶尖期刊上将某心肌干细胞领域“大牛”的31篇学术论文撤下,心肌干细胞的研究被认定为“欺诈性研究”,因此也轰然倒塌。事实是成年哺乳动物心脏根本没有心肌干细胞,而且绝大多数心肌细胞不再发生分裂。这也让利用干细胞

2021-09-26

Science子刊:中美科学家揭示肝脏移植受者更容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之谜

几十年来,肝脏移植受者在接受救命手术后莫名其妙地容易受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的感染,但这种风险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直极其令人困惑。

2021-10-09

Science重磅:局部重编程让心肌细胞“返老还童” 让心脏实现再生

  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约2.9亿,其中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患者就超过了2500万人,随着发病人数的持续增加,保护心脏、保持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心脏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成年人的心脏几乎不具备自愈和再生能力,一旦受损就难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一旦患上心脏病,这种不可逆的心脏损伤将跟随终生。这种不可修复的损伤,主

2021-09-28

ESPE:心脏病发病风险的增加或与机体的压力激素敏感性直接相关

来自希腊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对压力激素尤其敏感的人群或许会展示出一些标志物,这就表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或许更大;

2021-09-30

Science:发现Krüppel样因子1是斑马鱼心脏损伤修复的关键开关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第一大死亡因素,占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的30%以上。人类心肌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弱,受损的心肌细胞很难恢复。斑马鱼与人类共享70%的基因,但斑马鱼却有很强的心脏再生能力。近期,来自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作为一种调控开关,在心脏损伤后Krüppel样因子1(Krüppel-like factor 1,Klf1)启动心肌细胞增殖,进

2021-09-25

移植新药!诺华终止CD40靶向单抗iscalimab肾移植2期研究:疗效不及他克莫司!

CFZ533(iscalimab)是一种新的、全人单克隆抗体,靶向分化簇抗原40(CD40)。

2021-09-06

J Nutri:全谷物食物的摄入或能降低机体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来自塔夫茨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摄入精制谷物而言,大量摄入全谷物食物或与腰部尺寸、血压以及血糖水平的轻微增加有关。

2021-09-22

新方法让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肌细胞恢复年轻状态,可使心脏具有再生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Oct4、Sox2、Klf4和c-Myc(OSKM)的心脏特异性表达能诱导成年的心肌细胞去分化到类似于胎儿心肌细胞的多能性状态,从而赋予成年心肌细胞以再生能力而重新进入有丝分裂。

2021-09-25

Cell Stem Cell:干细胞移植或并不会导致供体细胞发生DNA的改变

来自荷兰Princess Maxima儿童肿瘤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并不会导致供体细胞中的DNA发生变化,本文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来证明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抗病毒药物或会引发DNA发生改变;在特殊情况下,该药物甚至能促进癌症的发展,当然这还需要后期进一步的研究来调查这一问题。

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