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RC: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开发出新型心肌梗死模型
2019年11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上题为“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 using cardiomyocytes differentiated from human induced p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飞行对人iPS细胞衍生性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19年11月12日讯/生物谷BIOON/---当宇航员进入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时,他们会在身体的许多部位经历一系列生理变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主任Joseph Wu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近期将由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也称为ipsC)产生的心肌细胞与宇航员一起送往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以研究这些
原创Liwen RF(TM)射频消融及心肌活检系统带来肥心病诊治创新策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刘丽文主任团队,联合诺诚医疗共同研发的Liwen RF™射频消融系统(以下简称Liwen RF™系统),在西京医院相继完成15台临床应用,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这是“Liwen术式”在治疗肥厚型心肌病领域,首次融入2项全球首创的新技术 -- 可调射频消融针和心肌活检。“Liwen术式”+可调射频消融针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刘丽文主任
β受体阻滞剂可促进婴儿心肌再生
2019年10月17日讯/生物谷BIOON/---外科手术可以在婴儿出生后不久修复先天性心脏缺陷,但是这些婴儿将在一生当中具有更高的心力衰竭风险。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可能作为外科手术的补充,促进婴儿心肌再生,并且减轻先天性心脏病的持久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0月9日的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ntrol of cyto
世界心脏日●将心比心 l 心肌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检测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1999年世界心脏联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确定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后来改为每年的9月29日。其目的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宣传有关心脏健康的知识,并让公众认识到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脏。2000年9月24日为第一个世界心脏日。“健康的心,快乐人生”是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今年世界心脏日的
Nat Commun:利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有戏!新型双干细胞疗法促进心脏再生
2019年8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由严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医疗紧急事故,心肌梗塞(MI)对心脏造成永久性的危及生命的损伤。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和韩国天主教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双管齐下的方法:利用两种类型的干细胞同时再生心肌细胞和心脏血管系统。这一发现为开发出一种修复发生心肌梗塞的心脏(下称MI心脏)的疗法提供了希望,而且一旦开发成功,这种疗法有望作为
Nat Biotechnol: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心外膜细胞增强心肌细胞驱动的心脏再生
2019年8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心外膜及其衍生物为发育和成体心脏提供营养和结构支持。为此,来自华盛顿大学的Charles E. Murry和剑桥大学的Sanjay Sinha合作测试了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来源的心外膜在体外增强工程心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并提高hESC-心肌细胞移植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中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Circulation:科学家有望利用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脏!
2019年8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或能利用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来改善心脏病的修复;心脏病发作后会引发部分肌肉壁死亡,从而就会使心脏无法再生,死亡的组织会压迫周围的肌肉导致患者出现致命性的心脏扩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生物医学工程师认
Cell Stem Cell:构建单细胞图谱,将心脏瘢痕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健康的心肌细胞
2019年6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每年有79万名美国人遭受心脏病发作,这会让受损的瘢痕组织存在于心脏中,并限制心脏的高效跳动能力。但是,如果科学家们能够将称为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组织细胞重编程为健康的心肌细胞会怎样呢?人们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小鼠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类心脏重编程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
北京大学分子所何爱彬、李川昀团队揭示心肌细胞核小体更新机制
2019年5月20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何爱彬研究员课题组,与分子所李川昀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Replication-independent histone turnover underlines the epigenetic homeostasis in adult heart”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