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专家呼吁市民关注--"您心理健康吗"
"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请市民更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医学专家于10月10日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发出的呼吁。
JAMA Pediatr:家庭聚餐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Pediatrics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家庭聚餐或许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益,有助于保护青少年免于网络欺凌。
NeuroImage:心理所系统评估人脑功能连接组功能一致性指标重测信度及其影响因素
在静息态脑功能及人类功能连接组的研究中,关注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大尺度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上,而对于局部脑功能连接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内外实验室提出了某些方法来刻画功能一致性,并且其中一些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LoS ONE: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发现音节是汉语口语产生中的编码单元
语言产生包括了概念准备、词汇通达、单词形式编码和发音等一系列认知加工过程。单词形式编码过程指的是从心理词典中提取单词语音形式的信息,并为发音阶段做好准备。在语言产生研究领域,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确定单词形式编码的单元。已有的语言产生模型基于字母语言的研究结果,认为口语产生过程中单词形式的编码单元是音段或者音素。在字母语言中,单词的视觉形式能够清楚地表明单词的发音信息。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发现鼻两侧对视觉加工表现出不同的调制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视觉和嗅觉都可以帮助人类习得和辨认物体,同时这两种通道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已有的研究显示,视觉信息可以促进人们对相应嗅觉信息的探测,嗅觉信息也能反过来调节视觉信息的加工。但是人们对于这种跨通道交互作用发生在大脑加工的哪个阶段还不是很清楚。
PNAS:青春期开始使用大麻和神经心理健康
一项研究提示,特别是在青春期开始使用大麻的人群当中,持续使用大麻可能与神经心理的衰退有联系。Madeline H. Meier及其同事对1972年到1973年间出生于新西兰但尼丁(Dunedin)的1037人的群体中的持续使用大麻情况和神经心理功能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他们随访到了38岁。这组科研人员发现,报告了持续使用大麻的研究对象表现出了比其他受试者更大的智商衰退。
心理所芦山震后三年期心理援助规划纳入当地政府统一管理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紧急召开会议,制定了一年期心理援助实施方案和三年期心理援助规划,并已在芦山县依托学校和社区分别成立了心理援助隆兴中心校工作站和先锋社区工作站,科学持续地为灾区民众开展心理援助。 5月2日,心理所所长助理、芦山地震科技救灾心理援助工作小组组长刘正奎副研究员在成都与四川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就灾后心理援助工作规划进行了商讨,并达成一致意见。
中科院心理所揭示名字偏好、幸福感及二者的联系具有遗传基础
名字偏好(name-liking)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名字持有的一种积极态度,这种积极的态度既可以表现为对名字整体的偏好,也可以表现为对名字中包含的字符的偏好。已有研究表明,该现象在不同文化、语言、种族和年龄的个体
安思定:安全、有效的心理疾病治疗仪
p{text-indent: 2em;}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产品 对焦虑症的显著有效率是93.7%;对抑郁症的显著有效率是89.67%;对失眠症的显著有效率是79.26%(数据均为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认可的数据。) 帮助患者减少或替代药物 南京2011年12月1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人正饱受各种心理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