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向机体有效运输靶向药物的微型设备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寄生虫—蠕虫能将锋利的“牙齿”插入到宿主的肠道组织中,受蠕虫这一行为的启发,日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小型星状微型设备,其能牢牢抓住肠道黏膜组织并释放药物到宿主体内,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者David Gracias表示,
Nat Commun:微型大脑"镊"有助于治疗帕金森症
由牛津帕金森病中心的Nora Bengoa-Vergniory博士领导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称为“分子镊子”的化合物可能成为帕金森氏症的有希望的疾病改良疗法。
Sci Adv:微型机器人帮助重建神经网络
近日,来自韩国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它们可以充当大鼠神经细胞网络之间的桥梁。该小组在《Science Adva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他们的微型机器人是如何构建的以及它们在神经网络之间充当桥梁构建者的能力。
研究人员开发药物递送和治疗的新型微型生物机器人
以细胞为载体的微型药物递送和治疗生物机器人是十分具有前景的体内靶向运输工具。日前,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中国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发出了经过酶修饰的具有自主运动能力的血小板马达平台,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icence Robotics杂志上。题目为《Enzyme-powered Janus platelet cell robots
JACS:微型DNA探测器能够提高癌症检测准确度
2019年1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一种新的,使用由DNA制成的微小电路可以通过其表面上的分子特征来识别癌细胞。 在这项研究中,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相互作用的合成DNA链形成了简单的电路,这些合成DNA链比人的头发细了数万倍。 与计算机中的电路不同,这些电路通过附着到细胞外部并分析细胞表明特异性高表达的分子标记。如果电路找到目标,它会发出一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微型“血栓探测器”
把一块特殊的生物材料,制成仅有正常血管十分之一厚的柔性传感器,将其贴在血管或心脏周围,就可在体外设备清晰记录血栓形成初期、中期和末期全身血压的细微变化,精准确定血栓位置。记者11日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冯章启教授课题组原创的这项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并已完成动物临床医学评价,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对这
微型药物胶囊准确靶向癌细胞
可自我推进的微小胶囊蜕去外壳,并将药物直接运送至肿瘤细胞。这些微型机器人的作用在老鼠肠道中得到了证实。或许有一天,它们会成为癌症的靶向治疗手段,到达体内一些难以触及的部位。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当胶囊到达肿瘤时,我们可以激活它、让胶囊破裂并且释放微型马达,它们就会在肿瘤区域移动。这一举动对药物输送非常重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Wei Gao表示。他和团队成员创造了多层微型马达。首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微型设备改善人类健康?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多种微型设备来帮助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开发新型疾病疗法等,比如微型显微镜、微型胶囊等,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 Commun:微型显微镜帮助揭示大脑疾病的发生机理doi:10.1038/s41467-018-07926-z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相对便宜的便携式迷你显微镜,可以提高科学家对活体小鼠大脑
Nat Commun:微型显微镜帮助揭示大脑疾病的发生机理
2019年4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研究小组最近开发了一种相对便宜的便携式迷你显微镜,可以提高科学家对活体小鼠大脑中癌症,中风,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疾病的研究效果 。该装置的尺寸小于5立方厘米,停靠在动物的头上,并收集来自小鼠活跃大脑的实时图像,这些大脑在环境中自然移动。“这项技术使我们能够在疾病模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记录大量基础功能的大量数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放射学
Sci Rep:微型DNA“阅读器”有望改善新型抗癌药物的开发
2019年3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DNA非常小,当研究人员想对单链DNA的结构进行研究时,利用显微镜或许是远远不够的,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释了抗癌药物如何掺入单链DNA发挥作用的机制。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很多人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患上癌症,因此人们对新型有效抗癌疗法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