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黄荷凤/徐国良团队证实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首次揭示卵子源性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
糖尿病曾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类器官新突破:香港大学周婕/袁国勇团队创立首个双潜能呼吸道类器官培养系统
香港大学微生物团队建立的呼吸道上皮类器官培养系统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研究工具,使得科学家可以将呼吸道的生理和疾病在培养皿中进行,代表着这一研究领域一个重大突破。
惠升生物成功完成5亿元A轮融资,国寿大健康基金领投
惠升生物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全产品覆盖,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一体化的治疗解决方案,服务于患者,让健康变得更简单。
领康集团开创全球模式引领新冠重症新药落地亚洲八国
据悉,此药物将在澳大利亚在启动临床Ⅰ期,对于新冠重症引起的呼吸窘迫症以及多种全身性炎症都有望提供治疗的潜能,是目前世界上领先的新一代抗炎症创新药。
复旦大学樊嘉院士/朱棣/徐泱团队揭示IFN-α增强抗PD-1治疗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肝脏肿瘤(肝细胞癌,HCC)发生率持续增加,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1]。有预测显示,在2025年以前,每年将有超过一百万新增HCC患者[2]。
Nature子刊:严军/徐宁龙/龚辉团队合作重构最大的小鼠大脑单神经元投射图谱
大脑皮层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神经元的长程投射,拥有不同投射模式的神经元往往参与不同的脑功能。因此,研究神经元的投射模式及其基本规律对于理解大脑的组织结构和信息处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北大人民医院栗占国团队关于类风湿关节炎免疫治疗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研究证明了低剂量IL-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作者分析了低剂量IL-2治疗有效的预测因子,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这种类风湿关节炎新型免疫治疗提供了临床和实验依据。
Cancer Cell: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领衔我国多中心团队实现食管癌免疫治疗新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主任医师牵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等72家单位,共同完成了一项大型前瞻性Ⅲ期临床研究(JUPITER-06),创建了国产免疫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新方案,显着延长了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期。该研究全文发表于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肿瘤细胞》(
"女娲"基因组计划第2篇:徐涛/何顺民团队发布中国人群可移动元件插入变异图谱
可移动元件(也被称为转座子或转座元件)约占人类基因组的一半。在人类基因组中,Alu、LINE-1(L1)、SINE-VNTR-Alu(SVA)以及HERV-K等是普遍认为仍然活跃的可移动元件家族,它们能够通过转座作用在基因组上形成新的插入,这种现象被称为可移动元件插入(Mobile Element Insertion,MEI)。转座事
2022年中美两国癌症数据:中国新发癌症人数为美国2倍,死亡人数则为5倍
癌症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其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负担并不一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癌症负担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包括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以及相关风险因素流行率的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全球老龄化,癌症成为许多国家过早死亡和预期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美国的癌症负担正在逐渐减少。而中国的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