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阿替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评估了bTMB作为一线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期IIIB-IVB非小细胞肺癌(n = 152)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2022-04-19

识15者为俊杰——信迪单抗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ORIENT-15研究荣登《英国医学杂志(BMJ)》

该研究结果显示[2],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显著改善全人群和PD-L1 CPS≥10人群总生存期(OS),且获益不受PD-L1表达水平影响。

2022-04-22

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晓辉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血液》发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团队关于低剂量利妥昔单抗(LD-RTX)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激素耐药或复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高水平期刊Blood。

2022-04-11

靶向ELFN1-AS1和EZH2的治疗药物在细胞存活和奥沙铂耐药方面的潜力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根据一项估计,2020年有190万例结直肠癌病例,超过93.5万人死亡。

2022-04-13

诺华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全欣达®(奥法妥木单抗)在华开出首处方

全球唯一为多发性硬化患者定制的全人源CD20单抗,为患者带来精准治疗选择

2022-03-24

暨南大学其威/吴建国等发现,奥密克戎曾发生多次基因重组

  当前世界各地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主要是由更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引起的。科学家一直在持续关注可能出现的新的重组变异株,因为基因重组是新发和再现的人类病毒病原体产生的重要进化机制,同时也是冠状病毒进化适应的一种重要途径。冠状病毒通过基因重组可以在单次进化事件后迅速累积多个突变,导致病毒传染性提高或者免

2022-03-18

帕博珠单抗用于辅助治疗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研究数据公布

  该研究旨在评估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安慰剂,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用于IB 期(T≥4 cm)至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

2022-03-22

Cell子刊:北京大学泽民团队等解析肿瘤微环境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

肿瘤微环境(TME)特征与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有着内在的联系,且TME的特征会显着影响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情况。系统解析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的表型是理解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然而随着近些年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癌症类型之间的TME有着巨大的差异,如耗竭T细胞在肝癌和肠癌患者中的比例要显着高于其在肺癌中的比例。此外,部分器官也拥有较为

2022-03-19

再鼎医药Zejula(尼拉帕)一线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与安慰剂相比,Zejula一线维持治疗使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

2022-03-22

Molecular Cancer:暨南大学灏团队在唾液中发现食管癌踪迹!

食管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七,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六的恶性肿瘤,已经导致了极大的医疗和经济压力,其中90%的食管癌病理类型是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并伴随淋巴结转移,这导致ESCC的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20%[1–3]。早期发现和诊断ESCC,是防治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液体活检在非侵入性癌症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它主要基于来自癌症

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