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养培养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投资开发公司微藻生物科技中心与暨南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近期实现超高密度微藻异养培养,突破了微藻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瓶颈。微藻是单细胞生物,可以用作生产能源、食品、饲料的原料,在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异养培养是一种新型的微藻生物质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光自养培养相比具有效率高、可控性高、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受技术水平所限,当前微藻在异养培养条件下能够达到生

2019-10-26

研究揭示iPS重编程因子解锁染色质之谜

 10月1日,EMBO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和裴端卿研究组的题为Heterochromatin loosening by the Oct4 linker region facilitates Klf4 binding and iPSC reprogramming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重编程因子中Oct4主要起到松散解离异染色质的作

2019-10-21

潘湘斌:外科理念介入方式 MitralStitch让二瓣反流治疗更容易

10月11日,中国“结构人”的盛会 -- 2019年中国结构周进入第五天。上午10时,作为二尖瓣介入治疗版块的重头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MitralStitch® 系统临床科学家潘湘斌教授团队向大会转播了一台使用德晋医疗 MitralStitch® 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进行的二尖瓣修复手术,成功为一名外科高危的二尖瓣反流患者进行了腱索修复的介入治疗。 潘湘斌教授手术演示中 潘湘斌教授手术

2019-10-13

研究发现PANDAS复合物在piRNA调控染色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转座子(transposon)由冷泉港实验室Barbara McClintock(诺贝尔奖)首先在玉米中发现。转座子又被称为“跳跃基因”,类似于内源性病毒,能够在宿主基因组中“复制和粘贴”自己的DNA,以达到其自我“繁殖”的目的。转座子的“跳跃”可能会产生基因组不稳定性,并导致动物不孕不育。有多种调控机制沉默转座元件并维持基因组完整性,例如组蛋白修饰和DNA的甲基化等。为了抵抗转座子,

2019-10-08

大豆孢囊线虫致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大豆孢囊线虫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glycines)是引起大豆减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合理种植抗病大豆品种是当前世界范围内防治SCN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但是长期种植单一抗性品种致使SCN新的毒性生理小种出现,导致原有抗性丧失。因此,解析SCN逃避寄主免疫防御的致病机制对抗病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效应蛋白是一类由线虫食道腺、头感器、尾

2019-09-23

Science:成功构建秀丽隐杆线虫发育的分子图谱

2019年9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首次详细描述了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每个细胞是如何变化的。他们使用了新兴的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最新技术来分析秀丽隐杆线虫胚胎中的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9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lineage-resolved molecular atlas of C. ele

2019-09-18

研究人员解译出真盐生植物子蓬全基因组

异子蓬(Suaeda aralocaspica)是一年生真盐生植物,主要分布于中亚,在中国仅产于新疆。异子蓬在耐盐特性、光合作用和种子性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异子蓬能够在表层土壤含盐量超过10%的环境中正常生长,种子萌发耐盐性超过1000mmol/L NaCl。异子蓬的叶片、花被片和果实都能在单个细胞内完成C4光合作用,这与典型的具有花环结构(Kranz)的C4植物不同。另外,异子蓬能在同一

2019-09-20

中国智造MitralStitch二瓣修复系统 为中亚古国带来“心”希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沿线国家的医疗合作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乌兹别克斯坦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古“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前就把两国和两国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今,来自中国智造的经导管二尖瓣瓣膜修复系统为这个中亚古国带去了该领域的国际尖端技术,翻开了中亚心血管疾病治疗史的新篇章。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国28周年之际,受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心血管中心的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2019-09-16

研究揭示松材线虫溢出媒介昆虫松墨天牛气孔的机制

  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和贸易造成了严重损失,严重威胁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安全。致病因子是一种国际检疫对象——松材线虫。1982年入侵我国后,目前已扩散至我国18个省市,新近入侵到我国辽宁。不同于模式秀丽杆线虫,松材线虫的传播是通过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完成的。扩散型松材线虫通过天牛的气孔进入其呼吸系统,每头天牛可以携带数百至二十余万条松材线虫。松墨天牛羽

2019-07-12

Nature:首次构建出线虫神经系统的完整连接图谱

2019年7月8日讯/生物谷BIOON/---一种称为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动物被全球科学家用作一种模型生物。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动物的神经系统的首个完整的连接图。该研究包括这种动物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并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实质性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7月4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Whole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