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Microbes: 微生物代谢物丁酸盐调节肠道炎症
CD4+ T细胞在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肠道微生物代谢物控制各种免疫反应。颗粒酶B (GzmB)产生CD4+ T细胞最近被报道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Nature:新研究指出麻醉剂异丙酚可能是开发治疗癫痫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新策略的关键
通过实验,研究者得出了一种模型:这些突变使得HCN1的电压感应和孔机制解偶联,而异丙酚则有效地使它们重新偶联,从而使膜电压再次控制离子流动。
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脊椎动物旁着丝粒异染色质起始的保守机制
这项新的研究揭示了组成性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并解释了为什么脊椎动物中明显非保守的旁着丝粒异染色质序列仍然具有相同的组蛋白H3K9me3修饰。
Cell Stem Cell:利用iPS细胞产生的调节性T细胞成功抑制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工作证实了利用基于iPS细胞的细胞疗法治疗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潜力。
Cell子刊:邱满堂/王洁/李运团队发现肿瘤内细菌产生丁酸盐,促进肺癌转移
乳杆菌属细菌是众所周知的益生菌,但最近的证据表明,产吲哚细菌(包括鼠乳杆菌)通过激活芳香烃受体通路促进胰腺癌生长。
Cell Reports Medicine | 北京大学邱满堂等团队合作发现肿瘤内微生物来源的丁酸盐促进肺癌转移
该研究发现产丁酸菌Roseburia能够促进肺癌转移,而丁酸盐可以通过增加H19和MMP15的表达,直接促进肺癌细胞侵袭,诱导M2巨噬细胞极化。
李程/孙育杰/黄粤团队揭示异倍体对染色质空间结构和转录组的影响
本研究结合Hi-C、RNA-seq、染色体成像和新生RNA成像技术,探究了异倍体ESC相比正常二倍体ESC在染色质三维结构和基因转录层面的变化。
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也能发挥着激活神经元的作用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纹状体棘突投射神经元,这类神经元占纹状体细胞的95%,其中纹状体是大脑中参与决策功能的区域,包括运动控制、情感和习惯形成。
Nature:发现牛肉和奶制品中的反式异油酸可提高CD8+ T细胞浸润肿瘤和杀死癌细胞的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和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牛羊等放牧动物的肉类和乳制品中含有的一种长链脂肪酸---反式异油酸(trans-vaccenic acid, TVA
Nature:新研究揭示HIV-1包膜蛋白异源三聚体与CD4结合时的中间构象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可怕的病原体。它变异迅速;事实上,据估计,在某一时刻,一个人体内HIV的遗传多样性相当于全球一年的流感病毒多样性。此外,HIV还产生了保护自身的结构,使自己不被抗体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