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新型环状磷酸RNA分子或在机体衰老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2019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从指甲到眉毛,基因组是机体所有部分的“总体规划”,但并不仅仅是蓝图决定建造什么,所有根据蓝图绘制指令的细胞成员都会在设计中加入自己的解释,而如今研究人员在不断发现新的成员;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他们所开发的一种新型工具在细胞中发现了大量新的RNA亚型分子,

2019-12-04

Nat Microbiol:肠道微生物调控诺如病毒感染过程

小编推荐会议:2019临床质谱与高端医学检验发展论坛2019年1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高度传染性的诺如病毒会引起腹泻和呕吐,并且因迅速在人口密集的空间中传播而臭名昭著。每年该病毒造成大约200,000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在发展中国家。然而,目前仍没有针对这种肠道病毒的治疗方法。 最近,由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可以根据病毒在肠道中的位置来

2019-11-27

科学家成功从190万年前猿化石中提取到遗传物质

   伦敦时间11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中国与丹麦科学家在距今190万年的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到遗传物质,揭示了早已绝灭的巨猿的起源和演化过程。论文共同作者、广西民族博物馆博士廖卫介绍,遗传物质是从一枚巨猿牙齿化石里提取的,这枚牙齿化石出自广西田东县的一个山洞。据介绍,巨猿是目前已知的生活在地球上体型最大的一种灵长类动物。现已发现的巨猿化石可追溯

2019-11-15

揭示炎症过程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产生

2019年11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和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炎症驱动神经退行性脑疾病进展,并在神经元内tau蛋白的积累中起主要作用。该发现基于对人脑组织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特别是对阿尔茨海默病而言,这一结果揭示了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病理之间迄今未知的联系。此外,它还表明炎症过程代表了未来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相关

2019-11-24

肝脏再生与类器官形成中表观遗传重塑过程

  在成体肝脏中,生理条件下细胞迭代的速率较低。而肝脏遇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则能够高效地发挥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发现,胆管细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脏类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和导管细胞的能力【5】。但是胆管细胞获得细胞可塑性、起始类器官发育以及应对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是如何发生的,这其中的分子机制还很不清楚。2019年11月4日,剑桥大学Meritx

2019-11-14

Mol Cell:细胞分裂时,“回收”过程是如何暂停的?

2019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的再循环(自噬)过程受到抑制。这些发现解决了生物学中长期存在的争论,并且揭示了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级联效应。 在这一研究中,作者结合细胞信号传导,自噬,质谱和成像技术解决了一个基本的生物学问题,即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自噬过程是否停止。此外,研究人员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Molecular Ce

2019-11-16

金基CT纳米示踪剂用于肺纤维化治疗过程中移植干细胞的示踪研究获进展

肺纤维化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和致命性肺间质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成纤维细胞过度地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从而导致正常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被破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据文献报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受损组织部位被激活,通过旁分泌产生抑制纤维化和凋亡现象的基本因子,刺激宿主祖细胞修复肺损伤。但干细胞移植体内后的位置、分布及其存活状态尚不清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非侵入性且可视化的影

2019-11-03

应用单分子技术解析促凋亡蛋白tBid引发膜通透的动力学过程

 10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明课题组题为Detection of tBid Oligomerization and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by Graphene-Based Single-Molecule Surface-Induced Fluorescence Att

2019-10-22

新研究观测到病毒“组装”过程

 一个美国科研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他们首次实时观测到了单个病毒的“组装”过程,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病毒形成的机制,从而开发出消灭病毒、治疗相关疾病的新方法。生物学界目前已知病毒的具体结构,但尚不清楚这一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此前相关研究都是利用模型来推测形成过程。直接观测的难点在于组成病毒的“零件”极小,它们之间的互动又很弱。哈佛大学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干

2019-10-08

Science子刊:Lrrk2等位基因在小鼠的微生物感染过程中以性别依赖的方式调节炎症

2019年10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激酶-2 (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2,LRRK2)基因的变异与帕金森病、麻风病和克罗恩病(以炎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三种疾病)有关。LRRK2在粒细胞和CD68阳性细胞中高表达,可能具有先天免疫功能。图片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在一项近日发表在《Science

2019-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