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光催化CO2还原的理性设计研究获进展

近期,ACS Catalysi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田长麟课题组题为Rational design of a miniature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ing enzy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出一种33 KDa的光催化CO2还原酶(mPCE),该酶含有BpC发色团的光敏蛋白域和含两

2021-05-05

研究开发出基于“生物正交工程”的远红区膜电位探针

  作为神经系统信息交流的“通货”,神经电活动是大脑处理复杂信息的物理基础。与膜片钳和微电极阵列记录等基于电极材料的传统电生理技术相比,荧光膜电位成像在时空分辨率、测量通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发射波长在远红区(640 nm以上)的荧光探针由于其红移的光谱具有更强组织穿透能力,而且可适于多通路成像观测,因而备受研究人员青睐。然而目前

2021-04-23

血浆激肽释放抑制剂Orladeyo(berotralstat)在欧盟获批!

Orladeyo用于≥12岁以上人群,预防HAE发作。

2021-05-06

新研究揭示增加肠碱性磷酸的表达可显著改善肠屏障,减缓动脉粥样硬化!

  汉堡薯条、烧烤串串,这类让人超级满足的西方饮食(WD)深受大众喜爱,但其富含的高脂肪和高胆固醇,也随之而来会让身体出现肥胖和代谢紊乱、甚至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前期研究发现,WD对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引起局部肠道炎症和增加肠道通透性,同时促进细菌脂多糖(LPS)的水平升高和全身循环而导致的。而肠道碱性磷酸酶(IAP)被认为是肠道

2021-05-07

揭示PLAAT磷脂导致晶状体细胞器降解,让视力清晰

2021年4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眼睛由三种主要组织类型组成;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晶状体是一个双凸的透明结构,其功能类似于照相机镜头,允许光线通过并将其聚焦在视网膜上。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发生变化而阻碍光线通过的结果,在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白内障几乎占了总失明病例的50%。因此,确定晶状体透明的机制可能会提高我们对白内障生物学的理解。在一

2021-04-27

我国科学家发现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一个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菌群,并从这个菌群筛查出能明显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多个酶,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带领的科研团队,自2016年开始从青岛近海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样本。经过大量筛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在塑料表面具有很明显定殖和

2021-04-27

研究通过体内自组装反应器提高黄芩素和野黄芩素的生物合成

  近期,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勇研究组和华东理工大学任宇红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Improve the Biosynthesis of Baicalein and Scutellarein via Manufacturing Self-Assembly Enzyme R

2021-04-25

研究阐述大曲风味和系形成的微生物机制及其在白酒酿造中的功能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许正宏教授团队在大曲功能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以及曲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作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etagenomics unveils microbial roles involved in metabolic network of flavor development in medium-temperat

2021-04-27

研究研制出非天然辅酶的合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高效转化研究组研究员赵宗保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选择性物质代谢途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细胞内不可或缺的辅酶,广泛参与代谢等过程,改变NAD水平导致的生物学效应难以预测。为突破

2021-04-14

歧化模拟物GC4419+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胰腺癌:生存期延长一倍!

歧化酶模拟物GC4419能够模拟人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将超氧化物分解为过氧化氢,而癌细胞对过氧化氢更为敏感。

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