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工程化T细胞可用于治疗自体免疫疾病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由亚利桑那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人员基因工程改造的新型T细胞能够靶向并攻击导致1型糖尿病的病原性T细胞,这可能会导致新的免疫疗法。

2020-12-05

鞭毛膜蛋白N-糖基修饰调控鞭毛粘附能力研究取得进展

鞭毛也称纤毛,是指突出在真核细胞表面,基于微管的一类细胞器,广泛分布于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具有运动、感受和分泌功能。在液体中,生物的鞭毛通过摆动来驱动细胞本身或液体的运动。有趣的是,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原生生物如莱茵衣藻还可以通过滑行(gliding)沿着固体表面运动。莱茵衣藻的滑行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鞭毛粘附在固体表面上,两根鞭毛形成夹角为180°的构象;

2020-12-30

如何对CAR-T细胞工程化修饰开发新一代的癌症疗法?

2020年11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题为“Engineering CAR-T Cells for Next-Generation Cancer Therapy”的综述文章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论述了如何对CAR-T细胞进行工程化修饰以用作新一代的癌症疗法。经过工程化修饰能表达具

2020-11-18

Sci Transl Med:科学家成功对常见酵母菌进行工程化修饰来治疗艰难梭菌感染

2020年11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马里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以一种特定方式来修饰常见类型的酵母或许能作为一种有效疗法来治疗艰难梭菌感染,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如何通过修饰布拉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b

2020-11-03

研究揭示RNA甲基修饰调控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其恩课题组以小鼠为模型,揭示RNA甲基化修饰调控哺乳动物精原干细胞微环境维持的新机制。成体干细胞命运决定受到特殊微环境调控,在大多数组织中,微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并不明确。精原干细胞是一类经典的成体干细胞,是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基础。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间的精准平衡依赖于体细胞信号,尤其是支持细胞分泌的

2020-10-20

功能修饰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实现肺癌的安全靶向递药研究获进展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肿瘤,肺靶向给药技术可以使药物富集在肺部、提高疗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目前,肺癌靶向策略多是利用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差异进行靶向,若不能有效地把药物分子递送到肺部,将难以实现其分子靶向的价值。一般给药微粒存在组织靶向效率低、副作用大等缺点。因此,肺癌靶向治疗是亟待突破的科学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继

2020-10-17

研究揭示谷胱甘肽修饰调控Hsp70功能的机制

 蛋白质半胱氨酸Cys上的谷胱甘肽化修饰作为一种可逆的氧化还原修饰,一方面可以保护蛋白免于发生磺酸化(-SO3H)等不可逆的氧化损伤,另一方面和磷酸化修饰一样发挥信号转导功能,传递氧化还原信号。Hsp70是蛋白质质量控制体系中的核心分子伴侣,对于生命体稳态平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除极少数Hsp70之外,大部分Hsp70都有至少1个Cys。深入挖掘Hs

2020-08-11

PNAS:科学家成功对特殊蛋白进行工程化修饰来帮助抵御癌症并再生神经元

2020年6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肺部、骨骼、血管和其它主要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机体维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一种称之为配体的蛋白信使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来调节机体的生物学过程,当这些信息被篡改时,机体就会患上多种疾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以一种轻微的方式通过对配体进行修饰

2020-06-13

研究揭示亚硝基修饰调控哺乳动物蛋白质合成的速度与精确性

 6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小龙研究组、王恩多研究组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研究组合作的研究成果"Nitrosative stress inhibits aminoacylation and editing acti

2020-06-05

科学家利用工程化的人类组织成功编织出了新的血管!

2020年5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尔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人造组织制成的细线成功编织出了血管,未来有望帮助修复疾病或损伤的血管。图片来源:Nicolas L'Heureux, Inserm/University of Bordeaux, France研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