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分节时钟的时间延迟同步振荡调节着胚胎发育
2020年1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京都大学和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细胞中利用一种新的活体成像(live-imaging)技术发现一个特定的时钟基因,即Hes7,会在一定的时间延迟内振荡,从而产生脊椎动物中的脊椎骨(vertebrae)、脊柱和枕骨。这一发现揭示了细胞内的通讯在正常发育中如何受到控制和定时,以及涉
Science子刊:嵌合病毒可用于疫苗制造和疾病诊断
2019年12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诸如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寨卡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日本脑炎病毒之类的黄病毒对全球健康构成沉重负担。黄病毒可蚊子等昆虫传播,可引起人类出血热,并导致全世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科学家们正在寻求开发新的疫苗,以便解决与当前的减毒活疫苗相关的安全和生产问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
研究揭示胚胎背腹轴发育稳定性的奥秘
动物胚胎如何由一个均一的卵裂球发育为具有头尾、背腹和左右等不对称特征的胚胎,即胚胎前后、背腹和左右体轴的建立,是发育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纪念创刊125周年,Science杂志于2005年7月提出了125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上述胚胎不对称性建立的机制,即属于其中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强研究组近年来在脊椎动物胚
研究揭示胚胎神经发生与成体神经发生差异性调控新机制
神经发生是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新生神经元的过程,对哺乳动物大脑的正确发育及功能连接建成至关重要。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室管膜区域的神经上皮细胞通过对称分裂扩增祖细胞库,当神经上皮增厚至假复层室壁时,神经上皮细胞转化为放射状胶质细胞,即胚胎神经干细胞(eNSCs),后者直接产生神经元,或经中间前体细胞间接产生神经元。与此同时,一部分的eNSCs开始缓慢增殖并存留
对试管婴儿胚胎进行非整倍体植入前基因检测或并不能改善健康婴儿出生的机会
2019年1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正在进行试管婴儿(IVF),你可能会进行一项检查,即胚胎染色体的检查。用于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植入前基因检测(PGT-A,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是一种附加的测试,其能帮助选择携带正确染色体的胚胎,IVF诊所所推广的这种方法
研究揭示人类精子和胚胎特有的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三维结构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因素,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密切相关。研究染色体三维结构在人类精子及早期胚胎中的动态变化和调控分子对于深入理解人类胚胎发育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人类个体发育从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经历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由一个细胞逐渐分裂分化形成一个含有上百种细胞类型、多种器官的复杂有机体,但人类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细胞核中的
研究发现六亿年前的胚胎发育机制
动物(特指后生动物,即包括最简单的海绵动物到最复杂的脊椎动物在内的所有多细胞动物)无疑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动物究竟是何时并如何起源的抱有天然的好奇心,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演化生物学领域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难题。现代动物界包括三十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大约7亿多年的共同祖先。这一共同祖先由多细胞组成,而且细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祖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和山大合作揭示人类早期胚胎染色体结构动态
《自然》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刘江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教授陈子江团队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并发现CTCF蛋白对于早期胚胎发育中拓扑相关结构域(TAD结构)有着重要的调控功能,为进一步揭示人类胚胎发育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染色体三维结构是重要的表观遗传因素,与
我国科学家发表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之谜
2019年11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发育中的里程碑事件,它涉及早期胚胎发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物理和能量重塑转变。不同物种间的这种转变过程各不相同,导致地球上动物形态的多样性。由于技术和伦理上的限制,灵长类动物原肠胚形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灵长类动物胚胎样品限制了科学家们对灵长类动物中这一关键事件的理解。近期
Cell Rep:研究揭示RNA分子对于胚胎干细胞分化的重要性
2019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胚胎干细胞(ESC)具有自我更新的双重能力和分化的潜能,而两者都需要受到严格的调节控制。在ESC分化过程中,干细胞会发展为特殊的细胞类型,例如皮肤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虽然我们对ES细胞调控的理解主要在于转录和表观遗传差异等方面,但我们对转录后调控的作用仍知之甚少。 最近,丹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由PolyA-tail eX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