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化建立、维持和重置过程中的转录及染色质动态图谱获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研究组利用RNA-seq、ATAC-seq和CUT&Tag技术,绘制了田间冬小麦春化建立、维持和重置过程中的转录及染色质动态图谱。
用米饭替代小麦制品可显著降低肥胖风险
本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偏好食用面条、馒头等小麦制品的人群,“米饭党”不仅表现出更低的全身性肥胖率,而且在中心性肥胖的风险上也具有明显优势。
研究鉴定出小麦穗发育的转录调控因子
为促进小麦穗发育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团队与合作者搭建了小麦穗发育多组学数据库,提供了包括基因信息查询、共表达分析、TRN预测、表观图谱绘制及突变体库检索等模块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小麦着丝粒研究获进展
普通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普通小麦的形成涉及三个祖先种的两次远缘杂交和异源多倍化过程。小麦基因组大小约16 Gb,包含A、B和D三套既高度同源又有明显分化的亚基因组(其中,90%以上为重复序列)。
研究揭示多倍体小麦亚基因组特异转座子介导穗发育可塑性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AABBDD)是经过两次杂交事件形成的异源六倍体,融合了三个二倍体祖先不同的特性,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成为广泛种植的主粮作物。
研究鉴定出控制小麦籽粒数目和大小的TaSPL17基因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增加籽粒同化物的分配对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籽粒和其他穗部结构(穗糠)之间遗传关系是决定籽粒同化物分配的重要因素。然而,同化物在小麦籽粒和
科研人员创建大容量多样化小麦全外显子突变体库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新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综合利用多种诱变方式,历经10余年创制了覆盖株型、叶型、穗型、粒型、根系等全生育期不同性状的大容量呈梯度的小麦表型突变体库
多倍体小麦形成与进化研究获进展
本研究利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GGAuAuAmAm及GGAuAuDD进行多倍体核型稳定与rDNA位点的显隐性研究(图1),阐明了Au/Am、G和D亚基因组中rDNA位点在多倍体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和表观
小麦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植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都离不开遗传转化,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可以使用“滴花转化”的方式轻松实现遗传转化,而大部分的作物中,例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组织培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