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群移植延长早衰小鼠寿命!
2019年7月26日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微生物群正在成为多种代谢、免疫和神经内分泌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酸性肝病和癌症等主要疾病有关,但其在衰老中的确切作用仍有待阐明。而近日来自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的科学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衰老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存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题为“
我国科学家拓展冷冻电镜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分辨极限
冷冻电镜(cryo-EM)单颗粒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结构生物学众多结构解析方法中异军突起的一支,在膜蛋白的结构解析中更是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目前的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已经能较容易地将分子量大于300千道尔顿且生化性质稳定的蛋白质解析至近原子分辨率(约3 埃水平)。但由于小分子量蛋白质(一般为小于200千道尔顿)颗粒在冷冻样品中衬度不足等原因,小分子量蛋白质的高分辨解析工作对目前的技术手段而
寿命越长,生孩子的数量反而越少?
2019年6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长寿和生儿育女--直到不久前,这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愿望。但一项发表在《The American Naturalist》上的关于动物的最新研究表明,高生育率和长寿往往是相互排斥的:特别是寿命较短的动物往往非常多产,而寿命较长的动物往往产生较少的后代。看起来,资源有限的生物要么可以活得很长,要么可以生育能力很强,但它们不可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普朗克进
遗传学在决定绝经年龄和总体寿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19年6月20日讯 /生物谷BIOON /——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比其他女性更早或更晚进入更年期,或许可以从母亲身上寻找线索。这是因为许多研究证实了遗传学在决定女性更年期年龄方面的作用。一项新的研究不仅再次证实了这种联系,而且还提出了更年期与家族长寿的联系。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Menopause, the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
世界上最早的真菌,寿命长达十亿年
2019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新一项研究显示,科学家们发现了可追溯到10亿年前的化石真菌,这一发现可能会重塑我们对陆地生命如何演变的认识。几十年来,人们认为最早的已知真菌如蘑菇,霉菌和酵母等,大约在五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但是最近在加拿大出土并使用最新的测年技术进行分析的化石标本似乎推翻了真菌到达陆地最早的生命。来自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博士生Corentin Loron及其同事检
走路越快的人寿命越长!
2019年5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英国莱斯特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那些自称走路速度较慢的人的预期寿命要低于快走的人。该中心是莱斯特医院、莱斯特大学和拉夫堡大学的合作机构。这项研究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47.4919万名英国人的数据,发现那些习惯快走的人在所有体重状况下都有较长的预期寿命——从体重不足到病态肥胖。体重过轻、走
Cell:活性更强的长寿基因SIRT6意味着更长的寿命?
2019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几个世纪以来,探险家们一直梦想着能有不老泉,它的泉水具有治疗作用,能使老年人恢复活力,并无限期地延长寿命。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更多的证据表明长寿的关键在于一个称为SIRT6的基因。他们发现基因SIRT6在具有更长寿命的物种中负责更高效的DNA修复。这一发现揭示了开发抗衰老干预措施的新靶标,可能有助于阻止年龄相关性
PLoS Pathog:中性粒细胞较长的寿命或会驱动HIV相关的肠道炎症
2019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迈阿密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存活率的增加与HIV感染个体机体中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直接相关,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益生菌乳酸菌或会降低中性粒细胞的寿命,或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来降低HIV感染个体机体中的肠道炎症表现。图片来源:NIAIDHIV感染会导致机体出现慢
Cell:靶向线粒体通透性有望阻止衰老,延长寿命
2019年4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自噬在多种不同的寿命延长策略中是必需的,这导致人们形成自噬有利于长寿的普遍观念。然而,为何自噬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害的仍然是无法解释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哈佛医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通透性(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决定了自噬对衰老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4日的Ce
研究揭示蛋白聚集参与果蝇寿命调控新机制
传统观点认为,真核细胞中RNA结合蛋白(RBPs)通过它们的RNA结合结构域(如KH、RRM结构域等)与其靶RNA结合形成RNP复合物(RNA granules,RNA颗粒),从而调控靶RNA的命运和功能。近来研究揭示,许多RBPs含低复杂度Low Complexity(LC)结构域。LC结构域不仅可以通过液-液相变形式,调控RBPs“自我聚集”的状态,同时也可能以低亲和力形式与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