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机体慢性疼痛或许存在一的性别差异!

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雄性和雌性小鼠发展并缓解机体慢性疼痛方式的差异,相关研究结果指出了未来科学家们开发在人类中应用的靶向性疗法的潜在途径。

2024-02-03

Nature子刊:王浩/徐万海/乔莹/孙涛垒团队开发铁死亡癌症治疗新策略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肿瘤微环境特异性激活的肽-铁卟啉偶联物,用于改善肿瘤渗透和内吞作用,通过聚集增强结合效应(AEB)有效抑制GPX4,最终通过铁死亡提高其抗癌活性。

2024-01-16

官宣档!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3月重临上海,重磅来袭!

2024年3月7-8日在上海召开2024(第四届)类器官大会—类器官与新药研发暨ISoOR 2024国际类器官高峰论坛

2024-01-26

患病风险暴261倍,科学家终于知道EB病毒为何会导致多发性硬化了

这些发现让我们对MS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为MS的预防和治疗指出了发展方向。

2023-12-19

清华大学王钊团队揭示烧烤的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对衰老及龄相关疾病的影响

多吃蒸、煮、炖,少吃煎、烤、炸。健康生活每一天!

2023-11-02

Nature子刊:孙宇团队发现衰老细胞代谢调控关键机制,揭示其对肿瘤等龄相关慢病的深刻影响

研究团队随后选择在治疗开始后的第7天从体内解剖肿瘤,而这是耐药性克隆出现之前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与安慰剂组相比,MIT本身导致癌细胞显著的DNA损伤和凋亡。

2023-11-02

Science:操纵线粒体电子流动竟可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的能力

免疫疗法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对这种疗法没有反应。因此,癌症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优化免疫疗法的新方法,以便让它对更多人更有效。

2023-09-29

6万余女性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相较早睡型人糖尿病风险升高72%,即使排除生活方式影响仍19%

考虑到睡眠类型不仅部分由遗传决定,而且很多人可能还受到工作要求的限制,因此可能很难改变,夜猫子姐妹们还是得多关注饮食和运动,才好身体倍儿棒呀!

2023-10-08

Nature子刊:赵海艳/邓钦团队解析猴痘病毒免疫逃逸蛋白作用机制

综上,该研究揭示了正痘病毒中高度保守的免疫逃逸蛋白M2通过形成多聚体增强其和T细胞协同激活因子hB7.1/2的结合力(avidity),有效地阻断CD28与hB7.1/2互作,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的病毒

2023-09-04

头发的盘旋方向或许存在一的遗传学基础

来自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首次对人类头皮的头发旋转方向进行了基因图谱研究,结果发现,头发的旋转方向不仅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还受到了多种基因的影响。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