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揭示核小体如何重定位有助认识遗传病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日本早稻田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Hitoshi Kurumizaka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解析出存在重叠的双核小体(overlapping dinucleosome)的晶体结构。这可能解释了核小体重新定位如何发生,并且为开发治疗遗传疾病的药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017-04-17

New Phytologist:发现大丽轮枝菌核定位效应分子跨界调节植物免疫抗性

 大丽轮枝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寄主的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黄萎病害,每年对我国棉花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一样,该真菌依赖于其分泌的效应分子(effector,或效应蛋白

2017-04-19

姚玉宇教授:一种高效辨认和定位心脏冠状动脉斑块的示踪剂

编者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呈明显上升态势,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已达 2.9 亿

2017-04-07

精准化靶向定位或为耐药性癌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日前,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癌症探月小组”任务组的科学家同其它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合作深入进行了一项免疫疗法和表观基因组的分析,来自加州大学美熹德分校的教授Fabian V. Filipp就进行了其中一部分工作,他们主要进行癌症的精准化靶向研究和个体化疗法的开发。

2017-03-19

Nature Genetics 新型血液检测可以定位肿瘤生长部位!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生物工程师开发了一种检测癌症的新方法,可以确定体内正在生长的肿瘤的位置。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

2017-03-13

精准定位为耐药性癌症治疗提供了新认识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 "癌症登月计划" 研究人员正在推进新的生物技术,研究免疫治疗和表观基因组分析。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 Fabian V. Filipp 教授正在进一步研究精确癌症靶点和个性化医疗。Filipp 教授绘制了黑色素

2017-03-08

沈阳农业大学等发现所有蝙蝠曾经都能回声定位

沈阳农业大学张树义、王喆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Emma Teeling等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认为,所有蝙蝠物种,包括无法回声定位的蝙蝠的内耳在演化之初都有回声定位的能力。该研究认为,回声定位能力在蝙蝠中演化出了一次

2017-01-11

Nat Commun:线粒体重新定位可促进肿瘤细胞转移

Wistar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几种类型的癌症中都存在一条新的蛋白途径,能够控制肿瘤细胞对细胞运动,侵袭和转移所需能量的获取。曾有研究发现该蛋白途径存在于神经元,现在科学家们认为该途径也是治疗几种癌症的潜在靶点。

2016-12-22

Nature:诺奖之后的新突破——大脑定位系统

2月11日,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科学家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其关于大脑网格细胞的新研究成果。

2016-08-25

宗光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01超精密运动定位技术 02机器人视觉 03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 04生物芯片机器人分配机理及系统

01超精密运动定位技术 02机器人视觉 03自主移动机器人定位导航 04生物芯片机器人分配机理及系统

2016-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