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应用面临资金短缺风险 外资看重基因测序商业应用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批准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基因测序市场越来越热闹。基因测序的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仪器、试剂和服务。全世界的仪器市场被Illumina和Life Tech两家公司垄断,中国公司基本上没有什么
外资相继并购中国食品和餐饮公司引关注
外资频频出手并购中资食品和餐饮公司。7月,瑞士食品业巨头雀巢和徐福记国际集团签署了并购协议。5月,美国餐饮业巨头百胜集团宣布针对中式火锅连锁公司小肥羊的收购计划。这些并购案的着眼点均是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旺盛的个人消费,而今后的焦点是能否通过中国政府的审批。 雀巢拟以17亿美元取得新加坡上市公司徐福记60%的已发行股份。徐福记经营中式糖果等产品。
“外资乳品”在中国的前景?净土难觅
以三鹿、蒙牛、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品行业由于一系列超越道德底线的丑闻这几年集中爆发,导致“中国乳品”已经失去国人信任。经济条件许可的家庭纷纷选择去港澳地区、甚至通过网络代购到国外去购买奶粉,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则选择购买豆浆机等小家电自己DIY替代品。
外资药企中国行销术 七成销售费砸向学术推广
一款在国外销售平平的某药品,2012年其在中国的销售额却达到了十多亿元,占其全球总销量的四成左右。当国内药企仍围绕折扣率相互比拼时,跨国药业已经通过“特殊”的营销术巧妙地绑定了医生,使之成为产品宣讲者和鼓吹者,进而把产品嫁接进了诊疗指南,成为治疗参考答案。而这一切也源于医疗监管体系的不规范。
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 外资或加码中国市场
有业内人士向表示,由工信部牵头,发改委、科技部等几大部委正联手研究制定加快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联手拟定“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整个专项扶持资金为15亿元,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医疗器械领域新产品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重点支持对象包括掌握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医疗设备等。
外资医疗器械设备厂商着手中国市场
据悉,台湾承业生医集团在国内牙科设备的销售计划已经启动。这意味着,外资医疗器械设备厂商深耕中国市场已经迈出步伐。 4月初,承业生医集团,与日本知名牙科设备厂yoshida签署合作意向,未来yoshida牙科设备在中国大陆区的销售将主要依赖于承业生医集团。 事实上,yoshida在70年代,已经进入中国,并已在北京设立代表处。但发展较为局部。
医疗器械需求潜力巨大 外资提前布局
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也就预示着它们需要更新换代,而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保证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外资企业反对歧视性文化批判的技巧
在保护本土企业并歧视外资企业(含同属中国的外地企业)的同时,中国也在努力吸引跨国公司并向其学习创新经验。本土企业一旦取得跨过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经验,上述不平等竞争就会出现。始终保持技术和管理创新的速度,成为外资企业坐稳江山的基础。具体举措是无论是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都区分出核心和非核心的,核心的形成封闭的模块加以强力保护,非核心的尽量开放以形成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我上头有人”或对外资企业很重要
在中国做生意十分困难,因为ZF有可能迅速改变政策,使得外资公司无计可施。因此,管理政策变化预期成为制胜法宝,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和专业化的政策情报分析能力才是关键。(BuGoo004 审校) >>延伸阅读:一位EMBA学员的中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