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服务“两区”建设,昌发展国际精准医学加速中心即将亮相生命科学园

近日,北京市发布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发挥昌平区对前沿技术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孵化作用”,“推动原创成果与技术向产业的转化”。为促进“产、学、研、医”紧密协同,加速临床与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昌发展于生命科学园核心位置打造国际精准医学加速中心。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该中心的落成将完善生命科学产业研

2021-08-06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中国科学院  2021年8月1日  共191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6人。1、性别统计:男性32人,女性4人,男性占比为88.89%;2、年龄统计:年龄最大的是66岁,最小的是43岁,平均

2021-08-02

生命“赌”病因,全基因组测序是否能终结求医苦旅?

世界上有近7000种罕见病,约80%罕见病是源于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但由于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对碱基对,造成由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病不仅种类繁多,还很少见,大部分医生们很难有相关诊断经验,导致罕见病人的诊断之路充满迷雾般的坎坷。有数据显示,全球每个罕见病患者平均看过8个医生、有过3次误诊经历、平均确诊时间长达7年多。

2021-07-22

JCI:识别出危及生命的机体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21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坏死性软组织感染(NSTIs,Necrotizing soft-tissue infections)是一种能快速进展的感染类型,患者经常会并发败血症休克以及较高的死亡率;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但由于患者初期症状的模糊不清,常常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一定困难。快速的诊断对于及时干预治疗细菌性软组织感

2021-07-2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隽课题组揭示选择性自噬通过降解TBK1维持免疫平衡的新机制

固有免疫是宿主防御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感染病毒后,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的DNA或RNA,从而快速启动固有免疫和抗病毒反应,抑制病毒的复制,进而有效清除入侵的病毒。在感知危险信号后,调控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关键激酶TBK1(TANK-binding kinase 1)被激活,并进一步磷酸化转录因子IRF3,使其入核,诱导下游干扰素的产生。TB

2021-07-25

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大宗淡水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国家虾蟹产业技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首次报道罗氏沼虾生命早期微生物变化及定殖规律,系统阐述了罗氏沼虾繁殖期母体和环境微生物对后代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成果以“Maternal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es dominate offspring microb

2021-07-06

丹纳赫生命科学联合药明生物发布生物药解决方案,共论生物制药行业热点趋势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科技共享、本土创新更是贡献卓著。医药企业,通过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品创新,普惠大众,呈现百花齐放之势。2020年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对生物医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然而新冠疫苗和治疗药物的研发速度之快,产品之多,应用之广,实现了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攻关。

2021-06-24

NEJM:“袋鼠式护理”,挽救更多宝宝的生命

据数据显示,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每年约有120万名早产儿出生,位居全球第二位。5月31日,我国全面开放三孩政策,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或将增加。为减少早产儿死亡和残疾,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建议,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母乳喂养,并推广“袋鼠式护理”,以降低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出院后的再入院率。

2021-05-31

Nat Microbiol:新研究揭示双向启动子在生命三界中普遍存在

2021年6月1日讯/生物谷BIOON/---与生物学教科书中通常描述的情况相反,细菌和古生菌(archaea,也译为古细菌)可以在基因组上以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录。这要归功于双向启动子(bidirectional promoter)。RNA聚合酶可以跳到双向启动子上,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产生mRNA转录物。这样的启动子并不罕见。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大肠杆菌中1

2021-06-01

走出谷歌,扎根生命科学临床SaaS

耀乘健康科技发布新一代临床研究管理云平台AuroraPrime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