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巨噬细胞泌体源miR-223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培明, 高慧洁, 李俊蒙, 等.选择巨噬细胞及其外泌体分别与胃癌细胞共培养(未加为对照组),检测miR-223表达量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是否通过外泌体传递miR-223至胃癌细胞。巨噬细胞转染miR-223拮抗剂,分离外泌体与胃癌细胞共培养,transwell、划痕实验观察其对胃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2020-11-25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泌体对高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衰老的影响研究

 为了探索高糖(high glucose,HG)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的衰老条件, 天津医科大学边晓玮 张翠萍 李炳旻等人分离人包皮组织的HDFs,建立高糖老化模型;观察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Exos)对高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衰老的影响。实验分

2020-11-26

新型TCR疗法tebentafusp治疗葡萄黑色素瘤(UM)3期临床显著延长生存期!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2020-11-24

泌体功能学研究前沿追踪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分泌的30-150纳米的微小囊泡,身材小,却是近几年来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外泌体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标项目总计约600项,总金额达2.54亿元,同比增长了44.5%,并且仍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2020-11-05

Nature:泌体能够抵御细菌毒素,对抗超级细菌感染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又称“超级细菌”,是1961年首先在英国发现的一类感染性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最开始MRSA的传播仅限于医院内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等易感人群,目前MRSA已发展出社区传播趋势,导致健康非易感人群个体的感染甚至死亡【1】。MRSA的危害性主要源于

2020-11-09

泌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潜力

 作为中心法则中的一员,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们就已经发现,RNA不仅仅躲在细胞里面,它们可以被胞外囊泡包被通过血液循环流动在各大组织器官之间,这种特殊的结构叫做外泌体,但是这个小小的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1]。沉寂了30多年,胞外RNA,也叫做exRNA,外泌体的一种,似乎迎来了曙光。

2020-11-05

研究揭示盐胁迫下产胞多糖功能基因的差异表达特征及相关多糖结构属性

 盐碱化是干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一些产胞外多糖的功能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胞外聚合物,能够通过螯合Na+、K+和 Ca+2等金属离子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水分的作用,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在不同盐胁迫条件下,产胞外多糖功能菌在基因水平如何调控?其胞外多糖结构如何变化?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极端环境微生物研

2020-11-13

干细胞泌体,有望成为细胞治疗时代的下一个风口

 近年来,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技术发展迅猛,干细胞从实验室的基础性研究到小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再到部分干细胞产品的上市,在医学领域展示出了不可估量的临床应用价值!而除了干细胞本身,干细胞外泌体这一具有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具有细胞间传递信息能力的物质也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被应用于多种疾病临床试验研究之中。干细胞外泌体是什么?外泌体,指包含了复杂

2020-11-10

人工改造的泌体传递miRNA和化疗药物逆转了肿瘤的耐药性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致死癌症,由于其侵袭性强、预后差和缺乏靶向治疗,因此发病率较高。基于5-氟尿嘧啶(5-FU)的化疗在CRC的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长期使用5-FU会产生多药耐药性(MDR),从而严重削弱了治疗效果[1, 2]。最近,科学家们发现癌症耐药株中miRNA在耐药性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且药物抗性的分子靶点和机制也被阐明[3,

2020-11-09

研究发现全新泌体形成通路

 外泌体存在于各种生物体液中,通过其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来发挥细胞间通讯功能,参与免疫应答、病毒感染、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进展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内体转变为成熟多囊泡内体(MVEs)的过程中,内体膜向腔内出芽形成腔内囊泡(ILVs),MVEs与细胞膜融合释放ILVs到细胞外,即形成外泌体。目前认为内体膜出芽形成

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