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 Cell:科学家发现一种药物成分具有阻止艾滋病毒复制新作用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炳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种上市多年的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喷他脒,具有“切断”艾滋病毒的生命周期,阻止艾滋病毒自我复制,从而保护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Molecular Cell上。 据了解,这一名为“喷他脒气雾剂”的药物,在其主要成分被发现有这一新作用前,只是用于治疗因艾滋病导致的肺部感染。

2012-11-18

PNAS:慢性应激产生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蛋白质聚集体

在3月26日网络版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的文章中,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反复应激触发小鼠脑细胞内不溶性tau蛋白聚集体的生产和堆积。 聚合体类似于神经纤维缠结(NFTs),一种修改的蛋白质结构,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生理标志。

2012-11-18

J Virol:开发出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型制剂

2013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治疗丙肝的疗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主要的问题是病毒对抗病毒药物产生的耐药性,近日来自韩国檀国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制剂,其可以结合到一种关键蛋白的尖端,从而使其失活,消除病毒的耐药性,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2013-06-03

:雄激素促进乙肝病毒复制

HBV基因组组织图,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根据发表在2012年2月那期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的一篇新论文,雄激素(androgen)促进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复制,使得男性要比女性更加容易遭受这种病毒的攻击。

2012-11-19

日测定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

日本冈山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研究人员利用独创的方法测定了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发现大多数基因即使复制100次以上,细胞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一些基因只复制数次就会引发细胞死亡。 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弄清唐氏综合征、癌症等因染色体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2013-01-09

Science:科学家利用单分子操纵技术观测DNA复制

由于DNA长链常常出现单个碱基的缺失或是损伤,因此DNA损伤相当常见,每天每个细胞大约有100万个分子损害。这些损伤可以造成DNA复制过程停滞,从而导致细胞死亡。为了避免它,细胞利用几个信号通路来绕过损伤继续DNA复制过程。近日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些单分子操纵技术在体外重现了其中的一个过程。相关研究发表在11月30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2012-12-14

Cell:P53触发氧化应激中的细胞坏死

缺血相关的氧化损伤往往会导致组织坏死,尤其在脑组织,局部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较为剧烈且抗氧化损伤能力弱。因此,阐明氧化损伤的信号通路对于保护机体组织尤为重要。P53蛋白是细胞对于多种类型的损伤产生应答的中心传感器,它能在氧化应激反应中调节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但是氧化应激所导致的细胞坏死是否与P53蛋白有关目前还未有研究报道。本文研究者报道了P53能够在氧化应激中激活细胞坏死途径。

2012-11-18

JAM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不会在有酒精依赖及PTSD的患者中增加风险

据8月7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一个包括了有酒精依赖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病人的试验中,用药物纳曲酮对其进行治疗,使患者在接受PTSD治疗时降低了每日饮酒的百分比,长期接触疗法与饮酒增加或对酒精饮料渴望的增加无关;这是一期关于暴力/人权的专刊。

2013-08-07

Cell:孔道春等DNA复制叉相关研究获进展

基因组的稳定性直接关联到细胞是否发生癌变。在DNA复制过程中,如果DNA复制叉出问题,将会导致基因组稳定性的极度改变。先前的研究表明S期细胞周期检验点(the intra-S phase checkpoint)是维持DNA复制叉稳定的必需调控通路。 但是其具体作用机理一直不清楚。 孔道春课题组利用生物化学等方法筛选得到了一批S期细胞周期检验点的靶蛋白。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