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首个临床试验:唾液外泌小RNA可作为食管癌检测和预后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食道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国。在我国,绝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属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而患者在诊断时往往已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为了提高患者的

2022-01-25

PNAS: STAT5四聚促进自身免疫介导的神经炎症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在介导细胞因子刺激后的细胞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2022-01-19

研究揭示DNA复制检验点通路成员协同响应DNA复制胁迫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甘海云课题组在PNAS上,发表了题为《复制胁迫状态下芽殖酵母中Rad53耦联先导链和后随链DNA合成的机制》(A mechanism for Rad53 to couple leading- and lagging-strand DNA synthesi

2021-12-14

Science Immunology:开发出新一代高效、低毒的肿瘤特异性IL-12前药物

  Scienc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华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傅阳心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A tumor-specific pro-IL-12 activates preexisting cytotoxic T cells to control established tumors。该工

2022-01-11

Neuron:揭示大脑海马调节机体记忆巩固的分子机制

2021年12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快速的同步振荡事件中,海马体神经元群体的结构性再激活(尖波涟漪(SWRs,sharp wave ripples))被认为在机体大脑记忆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CA2和CA3亚区域的活动可以优先于CA1的群体活动,对任何一个区域的长期抑制都会改变SWR的振荡特性;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

2021-12-31

PNAS:揭示HIV选择性包装它的RNA基因组进行复制的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HIV RNA序列中的一个小差异如何能让病毒RNA被包装起来进行复制,从而为在未来开发HIV治疗方法提供潜在的新靶标。

2021-12-20

Cell:染色水平的油松基因组组装和甲基化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安诺优达在国际知名期刊Cell(IF:41.582)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hinese pine genome and methylome unveil key features of conifer evolution”的研究文章,研究者对油松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绘制了油松基因组的染色体甲基化图谱

2022-01-01

施肥影响森林土壤微生物残研究中获进展

  微生物残体被认为是土壤有机碳库中较为稳定的部分,在森林土壤有机碳固存和林地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施肥提高人工林生产力,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循环过程。然而,在我国磷限制的红壤区施肥如何影响森林土壤及其不同粒径团聚体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残体仍然未知。剖析这一科学问题对于了解碳中和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循环

2021-12-28

Current Biology:全寄生植物盾片蛇菰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复制机制与转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寄生植物通过吸器从寄主植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性,该习性在被子植物中独立起源了十二次,产生了4500多种寄生植物。寄生植物通常表现出营养器官退化、叶绿素部分或全部丢失、基因组特化等特征。研究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寄生习性的进化机制。植物细胞内有三大基因组,即核基因组、质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目前寄生植物的基因组研究主要聚焦于

2021-12-22

肝细胞源性外miR-27A通过抑制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激活MAFLD中的肝星状细胞

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外泌体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肝细胞(HCs)和肝星状细胞(HSCs)之间的串扰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