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利用CRISPRi技术绘制人细胞中的基因相互作用图谱

2018年7月22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基于CRISPR的高通量技术快速地绘制人细胞中将近500个基因的功能图谱,其中的许多基因之前从未被详细地研究过。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7月19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apping the Genetic Landscape of Human Cells”。这项研究产生了大

2018-07-22

“语言基因”对人类进化的作用遭质疑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近年来被认为对人类进化至关重要的“语言基因”FOXP2,过去20万年里在人类身上并没有经历特殊变化。这意味着人类语言进化史与原先认为的不同,需要新理论来解释。FOXP2基因与人类语言能力有关,其缺陷会导致语言障碍,患者拥有正常的认知能力,但不会说话。2002年有一项研究提出,现代人类即智人的FOXP2基因中有两个独特突变,它们是在过去20万年里产生的,可能导致人类祖

2018-08-07

研究揭示结构变异和新基因在家犬驯化中的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叉卓越创新中心张亚平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开展合作,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家犬在驯化中的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tions)图谱、探讨了新基因在驯化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大尺度基因组变异在驯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

2018-08-04

观察并定量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相互作用

如果您可以准确定量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相互作用,这对您的研究有何意义?  下载此免费电子书,了解科学家如何使用 Phenoptics™ 组织微环境景观分析研究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在 FFPE 组织切片和 TMA 中目视查看、分析、定量和分型原位免疫细胞。此电子书包含:· 定量病理学的简单工作流程· 癌症研究人员在工作中应用 Phenoptics 组织微环境景观

2018-07-04

科学家如何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阐明主要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6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对人体大型细胞通信网络的两大关键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直观性地研究,该研究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治疗偏头痛和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副作用较小的高效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原子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了,名为视紫红质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能绑

2018-06-25

Cell:开发出SPRITE技术,可确定细胞核中不同染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6月24日/生物谷BIOON/---在每个人的每个细胞深处似乎隐藏着类似魔术的东西:六英尺的DNA被包装到比一根人类头发的宽度小50倍的一个微小空间中。就像一根细长的意大利细面条一样,整个人体的DNA蓝图发生折叠、扭曲和压缩而刚好被放入到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展示了细胞如何以一种更聪明的方式组装着这个看似庞大的基因组以至于它们能够方便地

2018-06-24

Science:抗疟疾的抗体彼此相互作用,增强人体免疫反应,有望开发出疟疾疫苗

2018年6月11日/生物谷BIOON/---由疟原虫感染导致的疟疾是全世界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人体免疫系统如何抵抗疟原虫感染。这些研究人员发现了疟原虫抵抗性抗体的一种之前未被注意到的特征:它们能够相互合作,因而与更强地结合到疟原虫上,从而增强免疫反应。

2018-06-11

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个体在经历重大创伤性事件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疾患,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目前的PTSD遗传学研究存在结果异质性高、缺乏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聚焦同一个生物学通路的基因是研究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在神经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有研究显示多巴胺能系统与包括PTSD在内的多种心理疾患存在联系。因此,研究多巴胺能基因–基因交

2018-05-26

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tau蛋白与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深入认识神经疾病

2018年5月17日/生物谷BIOON/---微管在维持细胞形状、启动某些形式的运动、促进胞内转运和在有丝分裂期间分离染色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微管是由十三条平行的微管蛋白原丝组成的空心圆柱体。tau蛋白有助于让微管保持稳定和成束地组装它们。突变或翻译后修饰,比如降低tau蛋白对微管的亲和力的高度磷酸化,被认为导致tau蛋白缠结物形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

2018-05-17

我国科学家揭示“浪费基因”的作用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厦门大学林圣彩教授和林舒勇副教授团队揭示了“浪费基因”编码蛋白AIDA限制肠道吸收膳食脂肪进而抵御肥胖的分子机制。人类遗传学家James V. Neel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节俭基因”的概念,认为人类生理系统筛选出了“节俭基因”,可以让远古人类在食物富足的短暂时期中快速增肥,以应对随时将到来的食物缺乏时期。这

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