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由于纳米材料的独特理化性质,在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生物传感、药物载体、重大疾病诊疗等医学相关领域表现出强大临床应用前景,尤其对于肿瘤等高度异质性疾病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极具潜力。然而,高度异质性、非平衡的动态生理环境,使得纳米材料进入生物体系并未能如设计的那样完全靶向目标位点,将持续与生物体系内的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引起表面理化特性改变,进一步影响其进入细胞的途径、在生物体内的
纳米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取得进展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是空间三个维度都处于1-100 nm范围内由银原子构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材料,由于具有卓越的抗菌性能,被广泛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纳米银使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纳米银释放到环境中,由此可能会对生物体造成毒害,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尽管目前对于纳米银的毒性是来自其释放的银离子还是纳米颗粒本身存在很大的争议
Science:线粒体DNA与细胞核相互作用开辟新的疗法
2019年5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今天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线粒体与细胞核存在某种微妙的相互作用。这项由剑桥大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表明,在为“线粒体移植治疗”选择潜在捐赠者时,线粒体DNA与核DNA的匹配性可能很重要,以防止生命后期潜在的健康问题。构成人类基因组的几乎所有DNA都包含在我们细胞的细胞核中。这被称为“核DNA”。我们的细胞还含有线粒体,为我们的细胞提供能
开发出具有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软件 或能分析显微镜图像中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2019年5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称之为神经网络的计算系统基于生物大脑的学习过程,其能够实现一种机器学习形式,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解读生物和医学成像,如今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利用这种这种技术从事相关研究了。图片来源:GEORGE RETSECK来自英国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者Eva Frickel表示,从事病原体-宿主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大部分人群都只是手动计数
Science:揭示PD-L1/CD80顺式相互作用是实现最优T细胞反应所必需的
2019年5月4日讯/生物谷BIOON/---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疗法靶向阻断PD-1可激活T细胞来破坏肿瘤。PD-1被认为主要作用于T细胞反应的效应阶段,而不是作用于T细胞反应的激活阶段,但是尚不清楚PD-1在激活阶段是如何受到限制的。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德岛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CD80与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上的PD-L1发生顺式相互作用,从而破坏PD-L1/PD-1结合。随后,当
药物相互作用会导致了低血压!
2019年4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最常用的肌肉松弛剂替托尼定(tizanidine)可以降低血压。替托尼定由酶CYP1A2代谢,现有的联合使用替托尼定和CYP1A2抑制剂(如环丙沙星,常用的强效CYP1A2抑制剂)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替托尼定的血浆浓度。尽管包装上有警告,但是替扎尼定和CYP1A2抑制剂通常是共同处方。图片来源:http://cn.bing.comCecilia Ch
研究揭示基因数目减少在植物适应性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基因数目的增加,例如基因重复或者形成全新基因,对于生物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基因数目减少同样也能产生重要的遗传变异,进而对生物的生存及繁衍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一事实在以往并未得到充分关注。而以“减少就是增加”(less is more)为代表的假说,则提出了基因的假基因化或丢失等基因数目减少事件与增加事件一样重要。但是,这一假说的科学证据有待发掘,特别是假基因化在生物进化
“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荣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公布了“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创建出可探测细胞内结构相互作用的纳米和毫秒尺度成像技术”成功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旨在宣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科学进展,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奉献精神,开展基础研究科普宣传,促进公众理解、关心和支持基础研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在科技界深具影响。入选
PNAS:免疫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会诱发促癌慢性炎症反应
2019年2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免疫系统的两种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将保护性免疫反应转化为慢性促癌炎性反应之间重要,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研究者表示,免疫因子IL-33和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的升高或能抑制抵御肿瘤免疫细胞的活性
贺建奎敲掉的CCR5基因有啥作用?新型单抗leronlimab 6周将乳腺癌转移减少98%以上!
2019年2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CytoDyn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新型人源化CCR5单克隆抗体leronlimab(PRO140)用于多种治疗适应症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CytoDyn公司公布了leronlimab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动物研究的结果:在小鼠异种移植癌症模型中,leronlimab用药6周将人类乳腺癌转移率降低了98%以上。基于这些结果,CytoDyn公司最近宣布了将临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