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基孔肯雅病毒能够直接在细胞间传播
伊蚊(Aedes),图片来自iStockphoto/Roger De Marfà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已在非洲、亚洲以及最近在欧洲导致传染病流行。它通过伊蚊(Aedes)传播到人类。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急性发热,同时还伴随着能够持续几天、几周或者甚至几年的关节疼痛。
PLoS Comput Biol:科学家开发出研究丙肝病毒传播的新方法
2013年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者表示,对静脉注射感染丙肝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相应的疗法可以有效抑制丙肝病毒的多次传播。 研究者Gkikas Magiorkinis说,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揭示了丙肝病毒之所以具有超级传播性是由于进行静脉注射药物的人所引发的。
Hepatology:丙肝病毒并不会通过夫妻间的性行为进行传播
2013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Hepat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表示,被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感染的个体并不用担心和自己的配偶之间发生性行为而被感染,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HCV可以通过夫妻之间的性行为进行传播。
PLoS ONE:通过遗传修饰蚊子基因组来有效控制登革热疾病的传播
2013年3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使用基因破坏技术成功地改变了蚊子眼睛的颜色,这将为开发抑制登革热疾病的传播的疗法提供帮助和希望。 研究者Zach Adelman和Kevin Myles一直致力于虫媒病的研究,并且基于遗传学的角度开发出了新型的疾病控制方法。
PLoS ONE:首次发现疟疾或是通过蚊子对人类气味的特殊喜好来进行传播
2013年5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卫生学和热带医学学校等处的研究者首次揭示了感染疟原虫的雌蚊子相比未感染的雌蚊子更易于被人类的气味所吸引。相比未感染恶性疟原虫的雌蚊子来讲,感染的雌蚊子被人类气味吸引水平是前者的3倍多。
PRSBBS:新型技术可对蚊子操控来有效抑制传播性疾病的发生
2013年4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墨尔本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将疾病阻断的细菌引入蚊子,这或许可以抑制诸如登革热、黄热病以及疟疾等疾病的传播及危害。
联合国发布减少H7N9禽流感传播风险建议措施
联合国粮农组织5日发布旨在减少H7N9禽流感传播风险的建议措施,并强调了加强生物安全和卫生措施的重要性。 粮农组织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在不同于其他禽流感病毒,如H5N1禽流感病毒,基本不会令禽鸟产生患病症状,因而H7N9禽流感病毒难以在禽鸟中检测出来。
Genetics:解析蚊子群体的基因复杂性或可有效控制疟疾传播
2013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非、美国及英国的科学家通过对蚊子(冈比亚按蚊)的研究揭示,原本认为分为两个种的冈比亚按蚊,实际上由于其频繁的交配从而导致了其可以形成更为复杂的种形式,形成的“杂种”冈比亚按蚊或许对于我们开发耐药性的杀虫剂或者抑制疟原虫的疗法提供帮助。
PNAS:研究者揭示传播性HIV-1的新特性
2013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对此前未知的传播性HIV-1的特性进行了定义,HIV-1可以通过慢性感染患者传染给一个新的患者,这种病毒对于人类强大的天然免疫效应记住具有明显的耐药性,而且其病毒外面具有包膜蛋白可以帮助其进入宿主细胞。
Science:科学家使用沃尔巴克氏体来阻断疟疾的传播
2013年5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蚊子一般是很多致命疾病的有效传播者,但是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阐述了蚊子或许也可以帮助治疗某些疾病,如疟疾。这项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可以使用昆虫体内的一种细菌沃尔巴克体来有效干扰蚊子向人类传播疟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沃尔巴克体可以作为蚊子体内的一种疫苗来保护其免受疟原虫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