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抗PD-1抗体balstilimab(巴替利单抗)在美国进入优先审查,贝达药业引进中国!
在PD-L1阳性患者中,总缓解率为20%,整个人群中为1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5.4个月。
研究发现传粉网络稳健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驱动因子
全球的植物-传粉者群落都在遭受着物种灭绝的威胁,而且因为植物和传粉者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初始灭绝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共同灭绝。但是共同灭绝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在地理梯度上如何变化,受到何种因素影响,仍然有待研究。针对该问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储诚进教授团队提出“环境因素是通过植物-传粉者网络的模块性结构来影响该网络遭受共同灭绝时的稳健性”的假说。其中,模块性是
研究揭示植物与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对氮沉降响应机制的差异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环境变化将可能改变长期演化形成的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以氮沉降为例,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造成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丧失(α多样性的下降),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发生改变。然而,学界尚不清楚氮沉降如何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
SARS-CoV-2:与流感感染的病理生物学关键差异
2021年5月21日讯/某些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会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上调。研究人员比较了COVID-19和流感的细胞因子,以确定对这些病原体炎症反应的区别特征及其与严重疾病的相关性。由于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是引起严重COVID-19的已知危险因素,我们研究了BMI与严重疾病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Nature子刊揭示栽培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主导完成了“栽培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远缘杂交对陆地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关键分子证据,证实了远缘杂交在棉花育种中的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深入解析陆地棉的适应性演化和提升棉花纤维品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揭示陆地棉地理分化和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组学基础
陆地棉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是环境适应性最高的栽培棉种。棉花育种专家很早就发现陆地棉存在不同的生态型,然而对这些不同的生态型形成的机制却完全不了解。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陆地棉的纤维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经济价值。解析陆地棉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可以为优质棉花生长改良提供理论信息。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杜雄明研究团队分析了超过30
Science发文揭示:可能受年龄和组织中B细胞记忆的差异影响
疫苗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我们人体内存在一种免疫细胞——记忆B细胞。当原始的记忆B细胞首次被某个抗原激活,便会大量增值,其中多数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并产生抗体来清除感染,其余的则分化为记忆细胞。记忆细胞通常能存活数年,甚至是终生。那么,在新冠疫情蔓延的当下,新冠疫苗究竟能管多久?打了疫苗怎么还会得病?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Scott D. Boyd研究组在
Agenus公司差异化抗PD-1抗体balstilimab在美国申请上市!
balstilimab是一种具有差异化特征的抗PD-1抗体。在PD-L1阳性宫颈癌患者中,总缓解率为20%,整个人群中为1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5.4个月。
研究通过脑影像分析实现定量计算个体发展、老化差异
生命发展过程是遗传基因与各类环境相互融合发展的结果。在人的发育、发展、衰退过程中,人脑始终伴随着脑结构修剪及功能持续重组。且不说不同家庭背景或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之间的比较,即使同样高学历的人群,其老化过程的个体差异也极其明显,包括运动、情绪、记忆等各种能力(图1)。例如,同样是70岁的群体,有的人还能够清晰地推导数学公式,有的人的逻辑、记忆等可能已经衰退了一大
研究从染色质三维结构水平揭示籼粳稻耐热性差异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从染色质三维结构上揭示了籼稻和粳稻的高温抗性差异机制,为研究表观遗传调控作物重要农艺性状及提高抗逆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Biology》(BMC生物学)上。据专家介绍,染色质三维结构与基因组功能高度相关。目前少数真核生物中仅报道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