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改进的CRISPR/Cas9系统校正微卫星重复扩增疾病中的RNA缺陷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7.0102017年8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此之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仅能够被用来操纵DNA。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种被称作RNA靶向性Cas9(RNA-targeting Cas9, RCas9)的方法中改变这种技术的用途,利用它追踪活细胞中的RNA
[重复]Th17细胞:肿瘤过继细胞治疗的又一利器
近期,《JCI Insight》期刊发表一篇文章揭示,一类辅助T细胞——Th17细胞可以作为肿瘤过继细胞治疗的新选择,因为它们保留有类似于干细胞的特性,且体外长期培养扩增过程不会损耗它们的抗肿瘤活性。这一研究由南卡罗
Oncotarget:对白血病研究常用细胞系进行测序 提高结果重复性
“突变是生命的一部分。基因中的突变就像文本信息中的排印错误,但究竟哪些突变会引发癌症?这是个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模型系统对突变进行检测就无法解决这一难题。”Watanabe-Smith博士这样说道。
Science:酵母基因重复研究挑战一种主导的进化生物学理论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种进化生物学理论---在基因组中具有相同的基因一个以上拷贝的有机体更能适应基因扰动---提出质疑。他们证实这种遗传冗余也能够让基因组更加脆弱,从而使得有机体更容易受到有害突变的影响。
eLife:震撼推出5篇重复性研究,直指顶级研究可重复性差
1月19日,eLife杂志在线出版了5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直指过去几年里肿瘤生物学领域广受瞩目的部分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非常差。 背景介绍: 2013年,一位名叫Elizabeth Iorns的80后女性肿瘤生物学家(University of Miami Miller School of Medicine助理教授)发起了一项“癌症生物领域重复性工程”(Reproducibility
eLife震撼推出5篇论文直指顶级研究可重复性差
1月19日,eLife杂志在线出版了5篇研究论文,这些研究直指过去几年里肿瘤生物学领域广受瞩目的部分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非常差。背景介绍:2013年,一位名叫Elizabeth Iorns的80后女性肿瘤生物学家(University of Miam
《自然》子刊:报道不应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再起波澜。9月6日,有成都媒体刊发了对韩春雨的专访,题为“《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9月6日晚间,曾撰写韩春雨报道的《自然》
盘点2016年8幅最佳的生命科学图片
2017年1月3日/生物谷BIOON/---2016年,在模糊的显微图片和昏暗的测试对象图片的混乱当中,生命科学新闻的读者有机会欣赏一些真正美丽的图片。我们经常会在《科学家》杂志的每日新闻通讯、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
37张微观图片,带你回顾纳米技术的十年
原文以Ten years in images为标题发布在2016年10月5日的《自然-纳米技术》新闻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一样,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奇景象。2016年是我们的子刊《自然-纳米技术》创刊10周年纪念,编辑们精选了十年来在本刊
《自然生物技术》:担忧韩春雨论文可重复性
《自然-生物技术》还发表了一篇“编辑部关注”,用来“提醒读者对原论文结果(韩春雨课题组论文)的可重复性存有担忧”。当地时间11月28日,英国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了德国弗莱堡大学医学中心细胞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