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熬夜破坏癌症相关基因节律,促进DNA损伤并降低修复效率,增加癌症风险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夜班工作者中癌症更为普遍,这也促使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9年将夜班工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但夜班工作究竟为何会增加癌症风险,现在仍不清楚。此外,当代年轻人熬夜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加班、玩游戏、刷短视频等等,主动或被动熬夜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常态。熬夜是否如夜班工作一样增加癌症风险?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2022-03-15

Structure:揭示人源线粒体内成状丝氨酸蛋白酶LACTB成链结构与其催化活性关系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教授研究团队在Struc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filamentous human Serine beta-lactamase-like protein LACTB”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源线粒体内成链状丝氨酸

2022-03-08

新冠第针有无必要?中山大学团队新发现或能解答您的疑问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MMWR)报告,在应对奥密克戎时,第三针新冠mRNA疫苗的有效性迅速减弱。1月初,以色列开始向部分人群提供第四针疫苗加强针。为了有效应对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团队开展了四剂灭活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试验表明反复接种疫苗并不是有效应对奥密克戎的有效措施。近日,国内新冠疫情再度令人紧张,多个省市地区

2022-03-15

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2022-03-08

eLife:揭示蛋白METTL-3和METTL-14可以改变DNA的化学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阻止由白血病和其他癌症中高度活跃的两种蛋白驱动的DNA变化。这为开发未来的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标。

2022-03-02

Cancer Cell:揭示花生烯酸和γ干扰素协同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细胞因子和一种脂肪酸可以协同发挥作用,触发一种以前由合成分子研究确定的细胞死亡。他们开展细胞培养物体外实验和小鼠体内实验,了解到一种称为γ干扰素的T细胞细胞因子的释放与一种称为花生四烯酸的脂肪酸一起如何通过靶向ACSL4酶而导致一种叫做铁死亡(ferroptosis)的细胞死亡。

2022-03-08

华大智造参与植物品种DNA鉴定国家标准制定!

自2022年3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新《种子法》”)正式施行

2022-03-04

Nucleic Acids Research:水稻非B型DNA二级结构的鉴定及功能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张文利课题组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i-motif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stability and evolution of transposable elemen

2022-03-08

熬夜致癌的原因被发现:熬夜破坏癌基因节律,导致DNA修复效率降低,患癌风险大增

  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被扰乱的昼夜节律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熬夜会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从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到精神疾病和癌症。近日,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期刊上发表了

2022-03-01

新冠第针或非必要,中山大学肖海鹏团队研究证实疫苗保护效果在第三针后饱和

  第四剂新冠疫苗是否必要?能否应对奥密克戎?肖海鹏团队证明反复接种新冠疫苗将导致疫苗效用降低,并造成免疫应答向非RBD结构域转移!最近,国内的新冠疫情形势再度紧张了起来,至2月25日,10天内我国本土共新增新冠病例689例,涉及江苏、辽宁、内蒙古、广东等13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些新增病例均为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