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梳理类器官研究领域最新进展

类器官属于三维(3D)细胞培养物,包含其代表器官的一些关键特性。针对近期类器官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生物谷小编进行一番梳理,以飨读者。

2022-11-30

基于环境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群落时空差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团队和南海珍稀濒危动物保护团队在利用环境DNA(eDNA)技术解析河口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时空差异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3-01-06

复旦团队首次将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成脊髓类器官,并修复脊髓损伤

邵志成团队开发了可将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为神经类器官的方法,证明了移植后的脊髓类器官可拥有脊髓细胞特性,并能够与宿主神经元相整合,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

2022-12-26

Science子刊:衰老细胞清除疗法,可增强器官移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DCR2的表达上调是有害肝脏移植后表型例如非吻合口胆管狭窄(NAS)的特征,在移植前使用衰老细胞清除剂Senolytics能够防止肝脏供体取出及冷藏期间的胆管衰老,维持胆管形态,促进胆管细胞增殖,减少

2022-12-14

器官拥有无限可能!是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的新窗口

类器官是体外产生的器官的微型化、简化版本,在三个维度上显示逼真的微解剖结构。它们来源于组织中的一个或几个细胞、胚胎干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由于其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它们可以在三维培养中自我组织。

2022-12-02

技术颠覆传统,欧姆龙首款搭载环境传感器的制氧机

环传制氧机拥有日本原装进口的环境传感器,能够实时为消费者敏锐监测室内空气质量与温度、湿度的变化;不仅如此,环传制氧机将带来升级的氧疗效果与体验,贴心守护消费者的居家呼吸健康。

2022-12-28

SmartPlant Editor完成种子轮融资:实现果蔬“芯片”自主可控,重塑植物科学与产业链创新边界

生命科学技术正与产业深度融合,人类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操作开始进入精准调控阶段,迈入合成生命和设计生命的历程。

2022-11-25

Nature子刊:百万人研究,反复感染新冠,大增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

研究表明,与未再次感染的人相比,再次感染增新冠,会显著增加多个器官系统健康风险,增加器官衰竭和死亡的风险,风险随着每次感染而增加。

2022-12-05

器官最新突破!干细胞首次培育出肾上腺,或可助力激素相关疾病治疗

类器官是指通过3D培养以产生和体内器官具有相似结构和功能的培养物,由包括干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组成,具有向多种器官分化的潜能,能更好地代表体内的生理和遗传特征[1]。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