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赵选贺团队开发邮票大小的超声贴片,持续监测体内器官硬度变化,发现早期疾病迹象

结果显示,超声贴片可以在48小时内持续监测肝脏硬度变化,从贴片收集的数据中,能够观察到清晰的早期急性肝衰竭(ALF)的迹象,通过组织样本检测进一步证实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024-02-13

于颖彦教授担任WHO的BCNet类器官工作组组长

日前,受国际胃癌协会欧洲分会(EGCC)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IARC)邀请,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类器官工作组组长于颖彦教授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欧洲胃癌大会,报

2023-10-23

同期两篇Cell论文,类器官+单细胞分析,揭示这种人类健康细胞实际是癌症“卧底”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 Maria Ramos Zapatero 博士表示,我们在这些结直肠癌中观察到的缓慢生长状态非常不寻常,通常只在胎儿发育或肠组织损伤后才会出现。

2023-12-12

院士坐镇,顶级学者云集,MPS 2023暨第六届类器官器官芯片学术会议与产业投资论坛11月11日盛大开幕

院士坐镇,顶级学者云集,MPS 2023暨第六届类器官与器官芯片学术会议与产业投资论坛11月11日盛大开幕!

2023-11-07

Cancer Cell:类器官之父最新论文,为肺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带来治疗新靶点

其他对肺部NEN的分析已经确定了与supra-carcinoids具有相似特征的肿瘤亚群,并且有几篇已发表的报告显示了高分化肺部NET的高度疾病特征。但目前总体对supra-carcinoids的生物

2023-12-13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工具AlphaMissense对错义变异进行分类

基因组测序揭示了人类群体中广泛的基因变异。错义变异是改变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变异。致病性错义变异(pathogenic missense variant)会破坏蛋白功能,降低生物的适应能力,而良性错义

2023-09-29

Nature:揭示器官自我修复机制有望带来更安全的再生疗法

了解受损器官如何自我愈合,对于科学家们试图开发能使受伤、患病或老化的组织再生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这包括了解自我修复完成后如何停止。器官需要生成新细胞进行修复,但不受控制的增殖可能会导致癌症。

2023-10-12

Cell Stem Cell:科学家有望利用类器官模型识别并开发新型潜在的胰腺癌疗法

来自Weill Cornell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药物筛选系统,其能利用类器官来模拟癌症,这或许有助于揭开未来开发胰腺癌疗法的潜在靶点。

2024-01-03

Nature重磅:斯坦福大学开发AI算法,衡量人体各个器官衰老,进而预测疾病和死亡

简而言之,根据这项研究,在50岁以上的、表面看起来健康的成年人中,大约五分之一的人至少有一个器官相比于同龄人更快老化。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