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 Med:啮齿动物羊水干细胞胞外囊泡可挽救胎儿肺发育不全
胎儿肺部发育不全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其特征是肺部生长缺陷和成熟度下降。患有肺发育不全的婴儿中最常见的缺陷是先天性疝气(CDH)。尽管近年来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这与肺部发育不全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迄今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促进胎儿肺的生长和成熟。
科学家发现通过自体移植脑细胞可以改善灵长类动物的帕金森病症状
多巴胺(DA)神经元的退化是帕金森病(PD)发病机理的基础。通过左旋多巴补充多巴胺可减轻运动症状,但不能防止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丧失。而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的产生使帕金森病的自体移植治疗成为可能,但其疗效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功效尚不清楚。近期,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将恒河猴的自身干细胞培养出来的神经元移植到其大脑中可以改善帕金森
Nat Microbiol:研究揭示SARS-CoV-2感染灵长类动物的特征
得克萨斯生物医学研究所(Texas Biomed)和西南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SNPRC)的科学家在《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有关SARS-CoV-2全面动物模型研究的发现。这些发现最初于2020年6月在线发布在BioRxiv上。该研究评估了三种非人类灵长类(NHP)物种(印度恒河猴,非洲狒狒和新世界起源的普通marmosets
Nature:发现一种新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仅存在于灵长类动物大脑中
2020年10月9日讯/生物谷BIOON/---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神经精神疾病是大脑化学物、环境和遗传学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仔细研究才能了解它们的根源。科学家们传统上依靠从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提取的样本来研究这些疾病是如何产生的。但是,一个问题一直挥之不去:这些受试对象的大脑是否与人类足够相似,从而产生有用的新见解?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
Science子刊:复制性RNA COVID-19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触发强大的免疫反应
2020年7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用脂质纳米颗粒乳液配制的复制性RNA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进行一次免疫就能产生针对COVID-19冠状病毒(即SARS-CoV-2)的抗体。这些抗体能有效地中和这种病毒。这些效果在通过肌肉注射给送这种疫苗后两周内就发生了。所产生的抗体水平与C
靶向中枢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SCMH1促进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卒中动物模型功能修复研究获进展
脑卒中是中国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70%-85%。目前对于缺血脑卒中疾病的病理及修复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有效药物。日前,东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姚红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红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
新型HIV疫苗策略或能增强并延长灵长类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2020年5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多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的疫苗策略或能明显增强并维持猴子体内抵御HIV的保护力,此外,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免疫学家寻找针对诸如冠状病毒等其它疾病的疫苗策略也具有广泛的意义。图片来源:NIAID与目前使用的
荷兰科学家发表Science论文,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模型中比较COVID-19、MERS和SARS的发病机制
2020年4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在2019年12月首次报道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暴发后,一种称为SARS-CoV-2的新型冠状病毒就被鉴定出来。截至2020年3月14日,全世界报告的病例超过14万例,死亡超过5400例,超过了两种以前出现的冠状病毒SARS-CoV和MERS-CoV的病例总数和死亡总数。由这种病毒引起的COVID-19疾病具有多
中国科学家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本源,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原肠运动是早期胚胎发育最关键的阶段,早期胚胎发育和原肠运动发生异常往往导致妊娠失败和出生后器官缺陷等重大疾病。多年来,受限于伦理和研究技术等,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非常有限,灵长类着床后胚胎发育对母体的依赖程度仍不清楚。我国科学家利用多年建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灵长类动物卵巢衰老机制,有望开发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方法
2020年2月2日讯/生物谷BIOON/---由于现代倾向于推迟生育,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面临着不孕症的困扰。不孕可能源于与年龄相关的卵巢下降,但是导致这种下降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和美国沙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展示了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卵巢如何衰老。这些发现解释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