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天使综合症相关蛋白
2013年8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天使综合症又称快乐木偶综合征或安格曼综合症,患者表现为自闭,智力低下,运动功能异常等。近期科学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一个蛋白与该疾病相关。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European Urology: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概念—更多的服务于商业而非患者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OAB)"已被接受用来简化一系列复杂的症状,导致人们认为膀胱过度活动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然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因为通常有数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个症状.这也就是为什么所谓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药物往往不能带来所期望疗效的原因之一,"HUCS医院泌尿科医师、医学博士Kari Tikkinen说。
The Lancet:美金刚对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症无效
1月10日,《柳叶刀》在线发表的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美金刚对年龄>4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痴呆症无效,提示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的药物未必对唐氏综合征患者同样奏效。
Genet:影响MeCP2重复综合症的两种焦虑基因Crh和Oprm1
基于pdb 1qk9构建的MeCP2结构,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Doi:10.2210/pdb1qk9/pdb。 根据2012年1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科学家说...
HMG:广州生物院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初探染色体非整倍体综合症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和Miguel Esteban博士研究组成员成功建立了特纳氏综合症、Warkany综合症、13三体综合症和Emanuel综合症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并证明了染色体非整倍体不影响重编程的发生和完成,不影响多能性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
PNAS: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揭示一种马凡综合症病因
ELISA检测表明与正常人iPSCs相比,马凡综合症病人来源的iPSCs中TGF-β信号传导活性增强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证实被视为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替代选择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能够像ESCs一样真实反映基因疾病---比如马凡综合症(Marfan syndrom
唐氏综合症的遗传病理
唐氏综合症被认为是由基因表达紊乱造成的,所以要了解这种表现型背后的分子机制,就需要了解携带21号染色体的全部或部分“三体”(这种疾病的典型特征)的细胞和组织中的转录组差异。
日本唐氏综合征患儿15年来倍增
日本妇产科医学会4月19日发表调查报告说,日本唐氏综合征患儿数目过去15年间增加了1倍多。妇产科医学会认为,这是由于随着高龄妊娠增加,怀上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孕妇也在增多。
Nat Genet: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和白血病之间的分子联系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人在儿童时期发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风险较高,来自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已发现了这两个疾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
J Virol:miR-181调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复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是养猪业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大量的实验已证实宿主miRNA参与宿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然而,宿主miRNA是否能调控PRRSV并用于抑制PRRSV的侵染未见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