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因编辑胚胎导致大量DNA突变和重组

2020年6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三项研究显示大量的DNA缺失和重组增加了对遗传基因组编辑的安全性担忧。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修改人类胚胎的一系列实验,揭示了该过程如何在目标位点或附近对基因组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改变。这些研究本月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bioRxiv上,还没有经过同行评审。但综合起来,它们让科学家们对一些人所说的CRI

2020-06-29

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冠疫苗获军队特需药品批件,限军队内使用

 6月29日早间,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康希诺生物-B,06185.HK)公告披露,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公告称,公司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已于2020年6月25日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下称“军委后保部”)颁发的军队特需药品批

2020-06-29

高福等学者发现一新型重组猪流感病毒:具备在人群中流行潜力

猪被认为是大流行性流感病毒产生的重要宿主或“混合容器”。对猪流感病毒的系统监测对于预警和准备下一次潜在大流行至关重要。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通过监测2011年-2018年的近3万头猪的鼻拭子发现:一种重组的流感病毒G4 EA H1N1自2016年已经占据了国内猪流感病毒的主体,并具备在人群中流行的潜力。研究团队建议:迅速控制G4 EA H1N1病毒在猪群中的流行

2020-07-01

我国研制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我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细胞内表达纯化病原体抗原蛋白,然后制备成疫苗。有别于此前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这是一种新技术路线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团队和严

2020-06-25

研究发现修复基因印记异常大幅提高动物克隆效率

体细胞核移植(SCNT)是指通过显微操作,将单个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细胞中的技术过程。卵母细胞的细胞质能将体细胞核转变为“全能状态”,并发育成为完整的动物。希腊文“Klone”指的是通过扦插枝条来对植物无性繁殖的方法。由于与扦插繁殖有类似性,体细胞核移植也被称为动物克隆(Cloning)。扦插到土壤中的枝条能否生根,是它是否能够成长为扦插植物的关键

2020-06-22

科学家们在DNA损伤修复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DNA损伤修复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图片来源:Singularity Hub【1】Nat Commun:DNA损伤修复与DNA转录的协同作用doi:10.1038/s41467-019-13394-w最近,来自挪威科学技术大学的Barbara van Loon博士等人在遗传信息修复方面有了新发

2020-06-20

Lynparza(利普卓)获美国FDA最新批准,治疗同源重组修复(HRR)突变前列腺癌(mCRPC)

Lynparza是唯一一个在BRCA1/2或ATM突变mCRPC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亚群中与恩扎卢胺或阿比特龙相比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的PARP抑制剂。

2020-05-20

Science:协助对抗病毒感染的干扰素λ也会阻碍肺部损伤的修复

2020年6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最初有助于人体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的蛋白随后会干扰肺部组织的修复。这项研究突显需要仔细考虑使用这种蛋白治疗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病毒感染。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6月1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ype I and III

2020-06-18

一篇Nature+两篇Cell子刊:揭示DNA重组驱动精子和卵子分裂的分子机制 或有望攻克人类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

2020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当然,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人类遗传学,当机体通过一种称之为减数分裂的特殊细胞分裂方式产生精子或卵子时,我们的DNA就会已一种无限、不可预测的组合进行混合匹配;随后,只要两种不同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其就会结合最后孕育出胚胎

2020-06-18

靶向中枢细胞外囊泡递载circSCMH1促进啮齿类和非人灵长类脑卒中动物模型功能修复研究获进展

脑卒中是中国人群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70%-85%。目前对于缺血脑卒中疾病的病理及修复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也缺乏脑卒中后神经功能修复的有效药物。日前,东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姚红红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红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中获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细胞外囊泡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