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同济大学女教授首次证明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

中华传统医学的用药科学吗?同济大学女教授的研究给出了答案:不同于西药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联合作用,由此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近年来热门的‘Hormesis(毒物兴奋效应)’确证中医用药科学性”这一新观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团队的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药理毒理顶级学术期刊“Phar

2017-11-26

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破解心脏病学难题的逐梦之旅

 人的一生可以悠然漫长,数十载寒暑易节倏忽而往;人的一生也可以在转瞬之间命若游丝,短促到分秒必争。与死神赛跑的博弈,正是医院的“生死场”中每天都在上演的人间悲喜剧。陈义汉教授至今难忘做实习生时的一段经历。他曾遇到一位处于休克昏迷的患者,生死只在一线之间。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阅读有限的临床化验单,进而凭借缜密的逻辑推理,他迅速做出诊断——夹层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包填塞。及时而准确的诊断为

2017-10-24

同济大学刘琦教授课题组在Cell旗下刊物《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发表论文系统探讨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的计算生物学问题

肿瘤免疫治疗被认为是近年来癌症治疗手段中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通路,激活免疫细胞消灭肿瘤。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类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临床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会出现响应率低,个体化差异大等临床问题。如何基于特定的biomarkers以及计算模型,对于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的免疫检查

2017-10-30

同济大学刘琦、曹志伟获得2017年度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7年9月30日,2017年度中国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完成。同济大学教授刘琦、曹志伟申报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交叉方向奖项: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和药物小分子的设计及功能研究” 获得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2017-10-16

美国心血管专家聚集一,旨在找到心血管的“保护神”!

 在美国,心脏病仍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变老也是最严重且最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持我们的心脏和动脉的健康呢?本周,研究人员将在心血管老化领域召开会议,会议宗旨在于通过最新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博士为此次会议的主讲人,他的研究为对抗心血管衰老带来新的希望,是解决心血管衰老的最佳策略。研究人员表示:“正常的有氧运动和吃健康的饮食,无过多的卡路里摄

2017-08-15

呼吸疾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千余专家医生齐聚一共商对策

2017年7月29-30日由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主办的勃林格殷格翰呼吸论坛暨第三届BI肺健康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顶级呼吸领域专家及1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呼吸内科、肿瘤科、儿科、外科医生。与会者以最新循证证据为基础,共同探讨呼吸疾病诊治的现状与未来,以推动我国呼吸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呼吸疾病是指病变在呼吸系统的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2017-08-01

同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Cell最新文章:基因编辑技术构建新模型

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Modeling Rett Syndrome Using TALEN-Edited MECP2 Mutant Cynomolgus Monkeys”的文章,利用TALEN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食蟹猴神经发育性疾病Rett综合征模型,这有助于科学家们深入探讨RTT发病机理,临床治疗方法等。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5月18日)Cell杂志上,

2017-05-22

平博士:RNAscope技术在模式生物与动物模型中的应用

3月25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模式动物与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继续进行。来自美国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ACD)公司的李唐平博士为大家介绍了RNAscope技术在模式生物中的应用。

2017-03-27

生物谷专访—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康九红教授

编者按:目前人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的最新态势之一是利用病患自身的病变细胞,通过重编程,构建特异性的疾病iPSCs类器官模型,它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相比二维细胞,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疾病状况,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和促进疾病机理研究,同时避免动物试验带来的伦理问题。而且由于使用病患自身的细胞,病理研究和药物筛选更加具有针对性,契合个体化治疗的概念,基础研究、药厂、医生和患者都将从中受益。

2017-02-07

同济大学教授利用CRISPR系统发现: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卵细胞成熟因子

来自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基因修饰系统构建了Sall4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从而发现SALL4能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机制

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