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脂肪酸氧化是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的重要参与者,支持DNA修复和基因组稳定

细胞会遇到各种类型的DNA损伤。在这些威胁下,细胞促进一种协调良好的信号反应,称为DNA损伤反应(DDR)。DNA修复是DDR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23-08-10

科研人员开发首个靶向蛋白质-DNA相互作用及液液相分离的cGAS环肽抑制剂

这项研究通过体外生化实验、分子模拟、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等技术手段,成功鉴定出一类全新作用机制的cGAS环肽类抑制剂,靶向蛋白质-DNA界面,并阻断DNA诱导的cGAS液相缩合和活化。

2023-10-25

Nature:DNA修复研究有望帮助开发出新型靶向性癌症疗法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DNA修复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DNA能被毒素、辐射甚至正常的细胞分裂所破坏,但人类细胞必须不断修复DNA断裂才能生存。

2023-08-28

治疗癌症的新角度,“无用”DNA的隐藏价值

这涉及人类基因组最令人迷惑的某些特征,包括巨量的DNA重复序列,其中许多都是古老的病毒在感染人体后残留的碎片。

2023-08-03

Gut:科学家利用DNA甲基化特征能准确区分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炎患者

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找到能明确诊断的特殊分子标志物。在机器学习的支持下,研究人员识别出了一种特殊的DNA甲基化模式,其能以较高的准确性区分慢性炎症和恶性改变的组织样本。

2023-09-28

研究阐述哺乳动物DNA G-四链体的动态和调控研究

检测和表征内源性G-四链体是探索其动态的基础。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细胞成像技术可视化内源性G-四链体以及基于高通量测序检测全基因组内源性G-四链体的G4 ChIP-seq/CUT&Tag方法的应用和优势

2023-08-28

Science: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巴氏不动杆菌在体内检测肿瘤DNA

一种名为巴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ylyi)的细菌通常是非致病性的,而且天生就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摄取周围环境中的DNA。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澳大利亚南澳

2023-08-15

Nature:揭示蛋白XPC、TFIIH和XPA在DNA切除修复中识别DNA损伤机制

我们的基因组DNA不断被内源性因素(如活性氧)和环境因素(如紫外线、辐射和化学物)所破坏。未能修复受损的DNA可能诱发突变和细胞死亡,最终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发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我们的细胞配备了多

2023-06-19

研究揭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Rpd3S核小体去乙酰化和DNA linker收紧的分子机制

《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李海涛课题组和闫创业课题组撰写的题为Diverse modes of H3K36me3-guided nucleosomal deacetylation by

2023-09-18

吸金1000万美元,英国初创开发「无TdT」酶技术的长DNA合成法,准确率可达90%

DNA 聚合酶在核酸的复制、修复以及重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都离不开 DNA 聚合酶。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