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废料池中现怪异白色物质引发变异恐慌
在废弃的铀燃料组件顶部,工人们发现了好似蜘蛛网的白色神秘物质 这一发现意味着类似咬伤彼得-帕克那样的变异蜘蛛可能成为现实 萨凡纳河核废料处理设施,废料池中发现白色怪异物质 北京时间2月8日消息,1月,美国一家核废料处理设施的工人在核废料池中发现了好似蜘蛛网的白色怪异物质。目前,科学家正对其进行研究。令人们感到担忧的是,如果这种物质就是蜘蛛网,可能来自于一种变异的蜘蛛。
专家称H7N9病毒变异“风险更大”
【路透社北京4月22日电】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今报道说,中国山东省发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中国感染禽流感的人数增加到104人。 H7N9病毒已经在中国造成21人死亡。但是不清楚人是怎么感染这种病毒的。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说,没有证据证明出现了最令人担心的状况———人际传染。 新华社说,山东枣庄市一名36岁的男子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而与此同时浙江又新增两名感染者。
基因多样性预示H7N9病毒变异能力较强
4月22日,一项新的对比研究发现,当前H7N9病毒的基因多样性与之前在欧洲出现的同为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相当,这或许预示着病毒发生变异的能力较强,其未来可能的变异情况值得警惕。
AJHG:揭示遗传拷贝数变异和睾丸癌风险直接相关
遗传机制在癌症的发展和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特定遗传突变引发的某种癌症的分子机制目前并不清楚,进一步说,任何癌症和名为拷贝数突变(CNVs)的遗传突变没有关系。如今,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CNVs和睾丸癌风险直接相关,CNVs和乳腺癌及结肠癌却没有关联。
:发现导致肥胖的基因变异型
在两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东亚人体内鉴定出一些常见性的与肥胖相关的遗传变异型(genetic variant)。 在第一项研究中,通过分析来自62000多名东亚人的数据,研究人员在基因KLF9和MSTN中鉴定出这些变异型或者说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中的两个。
一种基因变异与重症流感有关
1月30日,新一期英国学术期刊《自然·通信》刊载的一份报告说,一种基因变异在重症流感患者身上出现的几率较高,这种变异可能与患流感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牛津大学的董涛介绍说,编码合成蛋白质IFITM3的一种基因发生变异曾被证明易引发病毒性疾病。研究人员观察了2009年流感期间83名入院患者的情况,这些人中有32人患有重症流感,51人是轻微流感患者。
PLoS ONE:黑暗生长使果蝇解毒基因变异
据3月14日PLoS ONE上发表的文章报道,日本研究人员研究证实被长期饲养在黑暗环境中的果蝇,促进解毒的基因会出现变异。他们认为,果蝇有可能通过增强对毒性的抵抗力,更加适应在黑暗环境中生活。 果蝇本是一种昼行性昆虫,为了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京都大学从1954年开始,一直在黑暗环境中饲养果蝇,已培育了约1400代。
科学家发明了一株粘红酵母及其制备(S)-羟基丙酰胺的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株粘红酵母及其制备(S)-羟基丙酰胺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010509822.4)。
Nat Gene:基因变异可导致囊性纤维化病人胎儿出现肠梗阻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处的研究者发现,基因组上某些区域的变异容易使得囊性纤维化病人在怀孕期间,胎儿出现肠梗阻。
Plos One:发现能够抑制HIV R5毒株的细胞因子
通过细胞、体液及先天性免疫机制,免疫系统对HIV表现出了多样化的选择压力。 这些压力促成了HIV在传染过程中不断进化。考虑到在诱发及维持对HIV的免疫反应的临床特点能够帮助控制传染,在感染期间对这些病毒所面临的自然免疫压力更好的理解是必要的。 近日,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着手评估了由HIV诱导的单核细胞衍生因子内脂素对调节病毒感染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