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ITC: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发现,只要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胃癌的效果就减半

这项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结果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胃癌晚期患者的较差生存相关,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状态可能是免疫反应的预后标志。

2023-11-02

山大科研团队发表人工多倍体大肠杆菌创建新进展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泉峰/祁庆生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Creating Polyploid Escherichia coli and its App

2023-10-05

“类器官之父”Hans Clevers团队Science发文,揭示类器官+CRISPR炸组合破解肠道内分泌细胞的调控密码

肠道内分泌细胞(enteroendocrine cells, EECs)是存在于胃、小肠和结肠上皮中的激素分泌细胞,与其他上皮细胞谱系一样,来源于区域特定的Lgr5+肠道干细胞(intestinal

2023-11-03

「神药」二甲胍不神了?王福俤等人发现,诱发急性肾损伤,具有肾毒性

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不仅对AKI小鼠模型没有治疗作用,而且事实上还加重了损伤程度,二甲双胍加重的肾毒性主要是由肾实质细胞的铁死亡介导的。此外,结果还为预防二甲双胍引起的肾毒性提供了几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3-10-20

罗氏71亿美元收购Telavant,获得一款p40/TL1A靶向特异性抗体RVT-3101

10月23日,Roivant宣布罗氏以71亿美元预付款和1.5 亿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收购Roivant Sciences 和辉瑞 (Pfizer) 手中收购Telavant Holdings。Tel

2023-10-24

研究揭示白叶枯病菌新型主效TALE蛋白”一箭雕”激活水稻抗感病性的机制

上述结果表明,Tal6b/AvrXa27A是一种新型的主效TALE,具有无毒性(avirulence)和毒性(virulence)双重功能,能同时靶向抗病基因Xa27和感病基因OsSWEET11a。

2023-10-07

科学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诱导表皮脂质合成,增强皮肤屏障

近期,《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揭开了痤疮丙酸杆菌好的一面。

2023-09-12

狙击肿瘤转移,肖海华团队开发新型纳米颗粒,将光动力疗法与免疫疗法效合一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靶向mTOR信号通路可以为抗癌药物提供一个有前景的靶点,纳米颗粒通过局部产生氧化应激和诱导免疫反应,为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和肿瘤复发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

2023-09-15

eLife:揭示糖尿病药物二甲胍延长机体健康寿命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或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名为醚酯(ether lipids)的特殊分子从而来延长机体寿命,醚酯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组分。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