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新技术有望高效改善化疗纳米药物靶向攻击癌细胞的效率!
2017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能有效运输化疗纳米药物增加药物的生物可用性并降低其副作用表现。研究者指出,在化疗之前接受FDA批准的营养制剂或能降低患者机体脾脏、肝脏和肾脏中毒性药物的水平。图片来源: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纳米
科学家开发出可源源不断产生胰腺干细胞的新技术 有望推动糖尿病研究!
2017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细胞培养程序,或有望帮助研究糖尿病及促进新型疗法的开发,这项研究还能帮助研究人员阐明胰腺形成的机制以及为何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会有特定细胞出现异常。图片来源:A*STAR Institute of Medical
Cell:新技术允许更加精确地开展多重基因组编辑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10.034。2017年11月1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一种更加精确的和高效的技术来对活的有机体的基因组进行编辑。这种新的方法会消除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一些缺点,这能够让科学家们插入或清除DNA中的基因。这一成果正在引发医学和生物技术变革。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1月16日在线
保监会出招 鼓励医疗险保障新药、新技术
11月15日,保监会公布《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这是在2006年颁布健康险管理办法后,时隔11年,相关部门再次启动对健康保险监管办法的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产品的等待期不得超过半年,并新增了关于“健康管理服务与医保合作”的相关规定。《征求意见稿》鼓励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基本医保部门等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同时还提出,保险公
2017年度最佳抗体公司Abcam携新技术FirePlex™ 多重免疫分析产品助阵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
编者按:2017年10月27-29日,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将近2000余位免疫学专家和代表齐聚天津,共同参与免疫学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与此同时,全国各大生命科学领域仪器及耗材厂商也在本次大会上亮相,纷纷展示本公司的最新技术和优秀产品。生物谷记者也出席并参加了本次学术大会,并且有幸在大会现场采访到了Abcam的现场负责人,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采访,一起
基于二代测序平台新技术SSRseq™,引领SSR分析新方向
摘要:当生命科学迈入到ATCG时代之后,目前常用的“跑电泳,比大小”的SSR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科研工作者对“准确、高效、定量”的要求。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让这一目标成为现实。上海天昊生物创新技术—SSRseqTM,基于主流二代测序平台开发,把SSR的“序列信息”及“比例信息”一网打尽,引领了SSR基因分型技术的革新发展。 什么是SSR?SSR (Simple Sequence Re
中国科学家开发限制性修饰系统介导的基因编辑新技术
高效无痕的基因组编辑是基础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研究的核心技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无痕基因组编辑技术主要为反筛系统介导的方法和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建立的CRISPR技术。反筛方法可实现任意位点的基因组编辑,但已有的方法仍存在反筛效率低和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不能广泛应用于不同遗传背景的微生物。 限制性修饰(Restriction modificatio
解决多病者吃药的痛苦,新技术可以把一堆药打印到一张“糖果纸”上
吃药是一个痛苦的事情。最痛苦的事情还不在于药片的苦,而在于,一下子吃很多种药(比如说七八种)的话,拿这个药片那个胶囊的,很麻烦,如果上班的话,带着一堆药瓶子去公司,就更麻烦,时间一久,光吃药的麻烦劲儿就会让人厌倦,所以病没全好,有时候就把药停了。从小体弱多病的我,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基于这种多病属性,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技术,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种技术可以将多种药物打印在一次性的条装带或者
新技术可使疫苗“一次注射 多次接种”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3D编织”技术,能把不同剂次的疫苗封装整合在一起,一次性注射进人体后多次释放,相当于多次接种的效果。许多疫苗需要按特定日程多次接种才能发挥作用,容易因为生活习惯、医疗条件等原因发生漏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发布的新闻公报说,新技术可精确控制不同剂次的疫苗在人体内的释放时间,用一次注射取代多次接种,对发展中国家的免疫工作特别有意义。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
新技术可更准确预测中风风险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英国牛津大学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新开发的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能更有针对性地检测中风风险,比起现有方法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