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面临疫情双重挑战 北京新增奥密戎感染者

中国国家卫健委15日通报,14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65例,其中境外输入61例,本土104例(河南52例,天津39例,广东8例,陕西4例,浙江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5例,其中境外输入23例,本土2例(均在广东)。截至14日24时,中国内地现有确诊3451例,累计死亡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4745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1240例,累计确诊1201

2022-01-16

Science: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SARS-CoV-2变体奥密戎感染人体细胞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SARS-CoV-2变体奥密克戎(Omicron)的刺突蛋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分子水平的结构分析。这种分析是通过使用低温电镜在近原子分辨率下进行的,揭示了发生大量突变的奥密克戎如何附着和感染人体细胞。

2022-01-22

默沙东/材Keytruda+Lenvima:显著延长生存期!

Keytruda+Lenvima是一种“免疫+靶向”组合疗法,已被批准治疗2种不同类型的癌症:子宫内膜癌(EC),肾细胞癌(RCC)。

2022-01-21

奥密戎毒性不可忽略,是否要打第四针?张文宏解读

15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央视新闻《相对论》专访。他在采访中谈到中国的战疫经验时说有信心:“如果我们够快,防疫跑到病毒前面,就能赢得每一场动态清零的胜利。”张文宏表示,原则上讲,经过未来一年,无论是群体免疫水平,还是通过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疗药物的上市,都意味着“这可能是最后一个‘寒冬’”。视频连线中,

2022-01-16

J Autoimmunity:科学家识别出奥密戎突变毒株的特殊突变 或有望帮助开发靶向作用该新冠病毒突变毒株的新型疗法

来自密苏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导致奥密克戎突变毒株变得具有较高感染率的高度流行的特殊突变。

2022-01-29

国家健委: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基础上 稳步实施20合1混采检测技术

  国家卫健委网站17日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核酸2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解读称,为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给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在目前5合1、10合1混采检测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积极组织专业机构和专家论证,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核酸检测效率的技术方法。经开展临床真实样本验证,在确保核酸检测质量的基础上,决定稳步实施20合

2022-01-19

葛兰素史Nucala(美泊利单抗)40mg预充式注射器获美国FDA批准:可在家治疗!

在中国,Nucala于2021年11月获得批准,治疗嗜酸粒细胞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成人患者。

2022-01-25

荣昌生物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开出首张医保处方

2022年1月1日,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版)》正式实施。由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世界级生物新药泰它西普(泰爱®)、维迪西妥单抗(爱地希®),迎来了首单“医保处方”。据悉,这两单“医保处方”分别于1月1日、1月4日由烟台毓璜顶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汤艳春、湖北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科主任徐慧婷开出。

2022-01-05

阿斯利康/材HER2靶向药物Enhertu:HER2高表达患者中,总缓解率57.5%!

目前,还没有专门批准治疗HER2阳性CRC的药物。Enhertu是一款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2022-01-23

哈佛研究表明:每天7橄榄油,降低心脏病、癌症、痴呆症等风险

  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等。属木本植物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JACC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Consumption of Olive Oil

202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