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成功“量产”寨病毒或有助疫苗制备

德国和巴西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一种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寨卡病毒的新方法,这将有助病毒研究及疫苗制备。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国家大肆传播,疫苗研制迫在眉睫,而在实验室大量培养病毒是量产疫苗的重要前提。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目前医学界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和白纹伊蚊幼虫细胞作为培养病毒的细胞宿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下属复杂技术系统动力学研究所专家

2017-05-11

近期寨病毒突破性研究一览

从2015 年以来,寨卡病毒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种病毒主要通过蚊子进行传播,当寨卡病毒感染孕妇后能够导致胎儿小头症等疾病,该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最近,来自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中,研究人员绘制出了寨卡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宿主蛋白的调控图谱,深入阐明了寨卡病毒与宿主蛋白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为后期科学家们阐明寨

2017-05-09

Science子刊:利用LAMP方法快速低成本地检测寨病毒

2017年5月7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巴西、尼加拉瓜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技术而使得通过捕捉和测试蚊子来监控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传播能够变得更加快速和更加低廉。这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的检测方法能够区分寨卡病毒亚洲毒株和非洲毒株,而且在理论

2017-05-07

武汉病毒所绘制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应答图谱

图 1. 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细胞内多个生物过程的蛋白发生变化图 2. 针对泛素蛋白酶系统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 ZIKV 的复制近期,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肖庚富研究团队在寨卡病毒(ZIKV)感染宿主细胞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

2017-05-03

Cell:鉴定出一种强效的寨病毒中和抗体,有望开发出新的疫苗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4.0242017年5月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寨卡病毒(Zika virus, ZIKV)感染者的血液中鉴定出一种强效的抵抗ZIKV的新武器。这一发现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抵抗这种感染的新方法,包括疫苗。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

2017-05-06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可编辑 RNA 疫苗技术发明寨病毒候选疫苗

利用可编辑 RNA 疫苗技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明出一种寨卡病毒候选疫苗。这种疫苗由信使 RNA 簇构成,信使 RNA 簇被封装到一种纳米微粒中,一旦进入细胞,RNA 将转译为蛋白质并引发宿主免疫反应。研究人

2017-04-27

警惕:寨病毒或借助新载体传播!

 最近在巴西收集的亚洲虎蚊的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了Zika病毒的RNA片段,引起人们担心:除了Zika已知的主要载体——黄热病蚊子以外,其他物种也可能携带这一病毒。研究没有得出亚洲虎蚊(Aedes albopictus)可

2017-04-17

首个减活寨疫苗可完全防止寨病毒感染

根据德州大学Galveston医学分部(UTMB)和美国卫生部Evandro Chagas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正处于开发阶段的首个减活寨卡疫苗免疫一次后可以完全保护小鼠免受寨卡病毒的感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2017-04-11

Science:先前的黄病毒感染会增强随后的寨病毒感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确实在ZIKV感染的免疫受损小鼠体内发生。

2017-04-04

Cell Rep:科学家阐明寨病毒改变人类细胞的分子机制

在光镜和电镜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就能够清楚捕捉到寨卡病毒如何“抓住”人类肝脏和神经干细胞的内部细胞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非洲和亚洲的寨卡病毒如何对宿主细胞中的内质网及细胞骨架结构进行重排以便其能够建立制造子代病毒的“工厂”,相关研究表明,靶向作用细胞骨架动力学或许就能够为科学家们提供一种抑制寨卡病毒复制的新策略。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