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科学家证实寨病毒发生单个突变导致婴儿出生缺陷

图片来自NIAID。2017年10月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和泰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寨卡病毒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直到最近才开始导致出生缺陷,这是因为这种蚊媒病毒可能在2013年获得一种突变。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9月28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single mutation in the p

2017-10-04

Science:中国科学家破解寨病毒引发小头症之谜

 为什么寨卡病毒会引发严重的小头症?中国科学家28日说,一个氨基酸位点上的突变导致寨卡病毒的毒性显着增加,进而引发小头症。中国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团队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团队等共同完成了这项研究,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寨卡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最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被发现,但直到2015年在南美大规模暴发流行,导致胎儿小头症发病率急剧上升,才引起广泛

2017-09-30

Cell:人双特异性抗体FIT-1具有治疗寨病毒感染的潜力

图片来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9.0022017年9月23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新加坡、瑞士、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发布了利用一种双特异性抗体抵抗寨卡病毒感染的数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9月21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Human Bi-specific Antibody against Zika

2017-09-23

JEM:寨病毒可以作为对抗脑癌的武器

2017年9月11日/生物谷BIOON/---此前研究发现,基于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由于能够对特定的干细胞造成破坏,进而会引发婴儿的神经紊乱症状。如今,研究者们却能够利用这种病毒摧毁大脑组织的能力,用于杀伤神经胶质瘤细胞。这项研究是由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以及来自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者们做出的,作者证实了寨卡病毒能够在体外环境下感染并且杀伤神经胶质瘤细胞。此外,作者还证实了移植了神经胶质瘤的小鼠

2017-09-11

病毒与多种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有关

 美国研究人员在14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说,寨卡病毒对成年人的影响不仅仅是格林巴利综合征,而是会引起更多神经系统并发症。来自美国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巴西里约热内卢一家医院的40名患者跟踪分析了5个月,其中35人确认感染寨卡病毒。在这些寨卡患者中,有27人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5人患有脑炎,2人有横贯性脊髓炎,1人有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研究人员发现,与寨卡疫情暴发前相比,格

2017-08-16

Cell:寨病毒疫苗保护小鼠胎儿免受感染

图片来自Cynthia Goldsmith/CDC。2017年7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部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怀孕期间给雌性小鼠接种寨卡病毒疫苗能够保护它们的正在发育的胎儿免受感染和出生缺陷。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7月1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accine

2017-07-16

关注女性健康:出门旅行时要多了解寨病毒的风险

2017年7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孕妇如果不幸感染寨卡病毒,将导致婴儿将来出生时产生严重的生理缺陷。因此,美国疾控中心呼吁所有孕妇避免到寨卡病毒高发的地区旅行。"目前我们的要求是,但凡去过寨卡病毒高发的地区的男性,都要避免与怀孕六个月以上的孕妇接触,对于女性来说,怀孕八周以上就应当避免去这些地方旅行",来自Mayo临床中心的Mary Jo Kasten博士说道:"如果没有办法避免

2017-07-12

施裴永课题组最新《Cell》文章:保护胎儿免受感染和出生缺陷的寨病毒疫苗

“这项研究中,我们给妊娠小鼠注射了两种潜在疫苗,结果第一次证实了给母体注射疫苗可以保护胎儿免受病毒影响。”文章通讯作者、寨卡疫苗研发专家施裴永教授说。“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评估疫苗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能力十分必要。”这两种疫苗分别是:脂质体纳米颗粒包覆的编码ZIKV prM和E基因的改良mRNA疫苗;减毒活ZIKV系(NS1蛋白缺糖基化)。寨卡病毒对健康成人和儿童的感染症状较轻,但对发育中的胎儿

2017-07-14

Science:在人大脑正常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MSI1是寨病毒导致头小畸型的帮凶

图片来自Gergely lab。2017年6月4日/生物谷BIOON/---一项新的研究证实寨卡病毒劫持一种被称作Musashi-1(MSI1)的人蛋白,从而允许它在神经干细胞中复制,并且杀死它们。在发育中的胚胎内,几乎所有的MSI1蛋白是在神经干细胞中产生的,这些神经干细胞最终将发育成婴儿的大脑。这可能解释着为何这些干细胞如何容易遭受感染寨卡病毒。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6月1日在线发表在Sci

2017-06-04

Nature:揭示寨病毒感染暴发机制

5月1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了题为《进化导致寨卡病毒在埃及伊蚊上感染力增强》(Evolutionary enhancement of Zika virus infectivity in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由于病毒位点发生突变,导致亚洲系寨卡病毒感染埃及伊蚊的能力增强。这项发现为解释近年来寨卡病毒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