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样食物,吃前吃后,判若两鼻...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饥肠辘辘的时候,闻到什么食物都觉得“香”,哪怕是刚出锅的一盘普普通通的醋溜土豆丝,闻起来也如同“人间美味”。然而,在一碗米饭加一盘醋溜土豆丝喂饱了你之后,再给你来一盘同样的菜,“人间美味”闻起来似乎就不那么美好了。事实证明,嗅觉的确是很善变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部因素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然而,还不清楚诸
首个灭活疫苗接种后、以mRNA疫苗加强接种的抗体研究,巨大差异引发激烈讨论
面对咄咄逼人的Delta突变株攻击,身临中和抗体不断衰减的窘境,寻找更优化的加强针接种方案成为人类必要而无奈的选择。已有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混合接种(异源混合接种)可以诱导出更高的中和抗体;而mRNA疫苗在预防COVID-19中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异源加强针的首选。科学家主要针对本国使用的疫苗进行研究,所以已有的异源强化接种,
经细菌“改造”后,可帮助免疫治疗效果提升30%
自《Science》杂志将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开始,这一疗法就成为诸多肿瘤患者的新希望。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等研究不断深入,肿瘤免疫疗法进入黄金期,众多生物制药公司积极布局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获批上市,使得多种免疫疗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T淋巴细胞(T-lymphocyte)作
Nature:毒性脂肪酸或是损伤后诱发机体大脑神经元死亡的“罪魁祸首”
2021年10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星形胶质细胞能调节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对疾病和损伤的反应,研究人员推测,其还能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生过程中主动杀死神经元细胞;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Neurotoxic reactive astrocytes induce cell death via saturated lipids”的研究
Nat Immunol:微生物感染延缓创伤性脑损伤或脑血管损伤后的血管修复
McGavern及其研究团队利用他们之前开发的轻度TBI(mTBI)小鼠模型,发现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或细菌感染都会影响到脑膜内的血管修复。他们还观察了影响大脑血管的脑血管损伤(CVI)模型,并看到对损伤修复的类似影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功博团队揭示全球野火来源PM2.5对死亡率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大规模的野外大火,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同时,野火产生的烟雾是细颗粒物(PM2.5)的重要来源,与城市来源的PM2.5相比,野火来源的PM2.5由于其复杂的化学成分和更小的粒径,其毒性更强,并且往往与其他有害环境因素(如高温)对人群健康产生共同作用,因此对人群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然而,鲜有研究系统分析和评价野火来源的PM2.5和死亡率之
J Physiol: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组是骨骼肌在运动后充分生长所必需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为了使肌肉在运动后生长,小鼠体内必须有完整的肠道微生物组。如果进一步的研究能够确定肠道细菌产生的帮助肌肉在运动后生长的物质,也许就能够使用其中的一些物质来促进那些因衰老或癌症等疾病而出现肌肉萎缩的人体内的肌肉生长。
睡莲属植物细胞器RNA转录后加工研究取得进展
植物细胞中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因组,即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后两者常被称为细胞器基因组。RNA转录后加工,内含子剪接、RNA编辑、5’和3’端成熟等在植物细胞器基因组的基因表达和调控中很常见。植物细胞器RNA编辑已有报道,包括无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及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的细胞器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