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孔测序新突破:南京大学黄硕团队构建高分辨纳米孔全面绘制RNA修饰图谱

该方法无需对RNA消化产物预分离,可快速定量鉴定天然RNA中的已知和未知修饰,为发展边切边测的纳米孔表观遗传测序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策略和研究方法。

2022-07-20

JITC: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布肝癌新辅助临床研究成果

据统计,2020年,全球范围内肝癌发病率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7位,但肝癌相关死亡率却排在第2位,死亡率排名远超发病率,提示肝癌的治疗任重而道远[1]。

2022-07-12

南京农业大学平继辉团队综述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网络作为甲流和新冠的新抗病毒药物靶点

病毒复制周期由蛋白质、非编码 RNA、糖类、脂类、激素和无机盐共同调控。

2022-05-05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双氢青蒿素通过M6A甲基化诱导肝星状细胞铁死亡来减轻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长期肝损伤后在肝脏形成瘢痕组织的结果,是肝病发展为肝硬变、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的关键阶段。纤维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和肝实质结节形成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特征。肝星状细胞(HSCs)的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分泌是肝纤维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因此,消除活化的HSCs被认为是抗肝纤维化的主要策略。

2022-03-29

Nature子刊:南京大学吴锦慧团队改造细菌作为癌症疫苗

尝试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是一种最理想的抗肿瘤治疗方式。肿瘤接受了放疗以后,会释放出一系列的抗原。理想状态下,这些抗原可以直接作为抗肿瘤原位疫苗,激活树突状细胞(DC),然后将抗原呈递给CD4+T或者CD8+T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反应。然而,由于肿瘤在其内部构建了一种抑制性的免疫微环境,导致放疗诱导细胞释放抗原的同时,也会诱导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浸润。在这些

2022-01-22

JITC:南京大学团队整合两种免疫疗法,重构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使得T淋巴细胞耗竭,导致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弱。科学家们将目光放在了溶瘤病毒身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溶瘤病毒疗法能够增加肿瘤特异性效应和记忆T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因此,溶瘤病毒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疗法。虽然早在2015年溶瘤病毒疗法就正

2022-01-16

南京大学团队首次发现这种习惯可能会加剧肠炎

  微塑料被定义为长度小于5毫米(注意:5毫米是最大值,最小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塑料碎片。微塑料这一概念早在2004年由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Richard Thompson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时提出。随后,由于其在环境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对生物产生的各种确定以及不确定的危害,得到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自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本应无

2021-12-24

南京大学:沉默METTL3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由于原发性前列腺癌(Pca)可发展为威胁生命的转移性pca,因此探讨pca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于开发新的针对性预防策略以降低pca的死亡率至关重要。RNA N6-甲基腺苷(M6A)是一种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作者的发现突出了METTL3在调节PCa细胞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为阻止PCa进展为致命转移提供了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图片

2021-06-25

南京医科大学发现冠状病毒可能损害肾脏和睾丸

2020年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9年12月到2020年2月,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感染肺炎(NCIP),已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已被证明是介导2019-nCoV进入人类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这种情况也发生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中。多项研究表明,部分患者除了呼吸系统损

2020-02-22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Hepatology杂志发文揭示肝癌特异性Wnt共受体GPC3调控肝癌发生新机制 

 肝癌病人中普遍存在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因此阻断Wnt信号通路是抑制肝癌生长的有效手段。但是Wnt信号在正常生理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直接靶向Wnt或其受体FZD来抑制Wnt信号激活势必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造成不可预期的off-tumor副反应。因此,靶向肿瘤特异性Wnt共受体,是降低off-tumor副反应、阻断Wnt信号激活、抑制肿瘤生成的可行性策略。GPC3是特异性高表达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