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开发新型微滴反应筛选技术并开展单细胞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杜文斌研究组和黄力研究组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生化反应体系微缩在一个纳升体积的油包水微液滴体系中完成。针对这一技术创新,团队申请了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并研制了基于INJ技术的小型桌面系统。该系统和国外同类产品如美国Labc

2019-10-14

《Cell》重磅: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与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发表关于单细胞测序刻画肝癌免疫微环境动态特征的研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彭吉润课题组以及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肿瘤免疫与免疫调节部门多位科学家,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and Dynamics of Single Immune Cells in Hepat

2019-11-01

Biochem Pharmacol:发现促进心脏细胞成熟的新方法

2019年10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Masonic医学研究所(MMRI)的科学家与Nanion Technologies合作,最近在《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解决了钾(K+)电流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心肌细胞(hipsC-CMs)中缺陷的问题。"HipsCs改变了医学研究;它是一种工具,可以通过精确分析患者疾病的遗传组成

2019-10-15

解密癌细胞的“逃脱绝技” 基因突变之外还有这种方法

 历史上著名的魔术大师哈里·胡迪尼(Harry Houdini)最拿手的绝技就是“逃脱戏法”,他能够从任何手铐、绳索、保险柜等束缚中成功逃脱。而癌细胞似乎也是细胞中的“胡迪尼”,无论采用什么类型的疗法,总有一些癌细胞能够逃脱疗法的杀伤而卷土重来。它们又有什么“绝技”能够屡屡逃脱抗癌疗法的追杀?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对癌细胞的“逃脱

2019-10-15

我国科学家实现单细胞表观组学新突破:两种革新单细胞ChIP-seq技术解码细胞命运决定机制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重点专项(批准号:2017YFA0103402)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何爱彬课题组近期突破单细胞表观遗传研究的瓶颈,开发了两种具有普适性、操作简单、风格迥异的单细胞ChIP-seq技术,可适应于不同课题研究需要,解析发育与疾病状态下细胞命运决定调控机制。这两项技术分别于2019年8月27日在Molecular Cell和201

2019-10-03

Cell:新方法纯化出高纯度的细胞类型

2019年10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荷兰胡布勒支研究所的Alexander van Oudenaarden及其团队开发出一种称为GateID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不使用抗体或报告基因的情形下从组织中纯化出感兴趣的细胞类型。GateID允许科学家们分离出多种细胞类型,比如干细胞,以便对它们进行更详细的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0月3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2019-10-06

Nature Communications:精确调控细胞在3D多孔生物材料支架中机械响应的新方法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杜亚楠研究组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 通讯》在线发表了题为“Cryoprotectant enables structural control of porous scaffolds for exploration of cellular mechano-responsiveness in 3D”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2019-10-04

我国科学家首次绘制脊索动物完整单细胞转录谱系

  解析细胞命运决定过程的转录动态是发育生物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了解发育基本规律以及干细胞分化的转化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兴起,解决了细胞种类的多样性和发育过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难题,使得理解胚胎发育细胞谱系变成可能,为研究细胞命运决定提供了技术基础。近期,昆明理工大学陈凯教授牵头的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最著名期刊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ompreh

2019-09-19

Nature:中国科学家使用单细胞测序来揭示人类胚胎植入的秘密

2019年9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多家机构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植入子宫的人类胚胎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在这项发表于《Nature》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从植入前、植入中和植入后对数千个人类胚胎细胞进行测序的过程,以及他们从中学到的新知识。精子使卵子受精后不久,卵子就会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使得胚胎能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细胞的角度观

2019-09-11

研究通过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建立药物调控激酶谱的预测分析方法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是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分子,是生物体内最大且功能最多样的基因家族之一。因此,激酶是开发治疗癌症、炎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相关疾病药物的重要靶标。然而,由于激酶家族蛋白质(特别是催化域)结构的高度保守性,给高效选择性激酶抑制剂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挑战。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迅猛提升和大数据的涌现,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快速崛起

2019-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