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酶调控活性增强大豆生物固氮研究取得新进展

韩鹤友教授团队根据大豆生物固氮酶的结构特点,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锰铁纳米酶,构建纳米酶与大豆根瘤菌体系,通过持续调节ROS水平,延长结瘤期、增加根瘤数量,最终提高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能力。

2022-06-18

Molecular Plant:研究揭示活性是单倍体诱导的核心因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响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团队在

2022-04-29

:抗乏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了一种基于内过氧化铱(III)配合物的新型光活化前药2-O-IrAn,其有效结合了乏氧双光子光敏剂和光活化化疗前药的特性

2022-04-30

Science子刊:首次证实哺乳动物存在脊髓传感器,并揭示它的氧气感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小部分脊髓神经元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氧气感应机制,该机制能够保护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免受低氧的影响。当血液含氧量下降时,哺乳动物会做出心肺反应(cardior

2022-04-25

PNAS:揭示活性清除途径改善种子活力的新机制

 水稻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种子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通常是指种子萌发以及在贮藏中保持这种活力的能力,对于种子质量和与种质资源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作物种子活力的调控机制和分子网络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宋献军研究组在前期工作中,筛选到两个种子活力差异巨大的水稻品种:低活力的“吉粳88”和高活力的“Kasalath”。科研人

2022-03-02

Molecular Cancer: 活性和非编码RNA之间的串扰

以活性氧(ROS)过度积累为特征的氧化应激(OS),是癌症的一个新的标志。由活性氧(ROS)驱动的肿瘤发生和发展需要异常的氧化还原动态平衡,激活癌信号,通过协调抗氧化系统避免ROS诱导的程序性死亡。

2022-02-10

欧盟扩大吉利德Veklury(瑞德西韦)适应症:治疗不需要补、有高风险发展为严重COVID-19的成人患者!

Veklury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3期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将COVID-19相关住院或全因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了87%。

2021-12-22

基于三重湮灭机制上转换发光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在生物体这个巨大的“超分子组装体”中,信息交互都是多通道的,不仅通过手性信息通道,也会通过离子、电子、光等能量通道。这些多通道信息的集成和协同的表达对生命体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人工自组装体系中,将多种信息通道集成在一起研究也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功能。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段鹏飞课题组一直围绕着超分

2021-11-08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人源N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2.2的关闭失活与药物调控机制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广泛存在于人体中,与肌肉收缩、神经递质释放、疼痛感知等一系列重要生理过程密切相关。N型钙离子通道CaV2.2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前膜,可以控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此外,CaV2.2也参与疼痛信号的传递,因此也被视为止痛药筛选的重要靶标之一。电压门控通道存在三个典型状态:静息态、开放态和失活态。钙离子通道的失活状态是防止

2021-11-08

Cell Stem Cell:揭示Hif-1a抑制心肌梗死后活性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阻止过度的瘢痕组装形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心脏中发现了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反应,这种保护性反应可以防止因缺氧而发生的过度瘢痕形成或者说心脏纤维化,从而限制心脏病发作后的损害。这些发现为研究为心脏病发作后心脏细胞的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Cel

20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