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可协同改良小麦抗旱节水和氮肥利用效率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抗逆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GmTDN1基因可协同提高小麦的抗旱性和氮肥利用效率,为同时提高小麦抗旱节水和氮肥利用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2022-05-23

噬菌体疗法或可有效应对患者多重耐药感染

噬菌体或许是多重耐药感染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2022-05-05

Nature Plants:发现小肽补偿效应实现干细胞发育稳健性的动态演化规律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小肽补偿效应实现干细胞发育稳健性的动态演化规律。

2022-04-09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M1-巨噬细胞外囊泡对胶质母细胞瘤的强协同治疗效果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危害性极高的脑肿瘤。成功开发了M1样巨噬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M1EV),发现M1EV在GBM中能有效积累,并具有强协同治疗效果。

2022-04-11

Nature Plants:发现增效新策略协同效应,实现基因编辑技术新突破

  实现重要农作物精准基因组编辑对加快农作物遗传改良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引导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是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全新精确基因组编辑技术。2020年,包括我院在内的多家实验室实现了植物引导编辑技术的初步突破,但植物基因组中很多位点编辑效率依旧很低,亟需突破技术瓶颈,实现编辑效率显着提升。近日,北京市农林科

2021-12-28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研究揭示昆虫病原真菌协同作用诱导玉米防御反应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球孢白僵菌和棘孢木霉菌协同作用通过激发抗氧化剂和植物激素信号增强了植食性害虫取食诱导的玉米防御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上。亚洲玉米螟一直是威胁玉米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对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需求的日益

2022-03-21

eLife:发现飞蝗群聚信息素通过“催促”模式诱发雌虫性成熟和产卵的同步效应

  群居动物常常表现出高度的繁殖同步性,即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殖周期。同步的性成熟和生殖周期有利于群体的维持和集体迁徙。同步繁育可极大提高动物群体内个体交配成功率和后代存活率,降低个体被捕食风险,增强群体动物的环境适应力,是动物群体行为的核心生物学特征之一。然而,生殖同步性在动物群体内如何产生这一问题却长期困扰动物学界。目前,有

2022-03-19

Nature子刊:在临床研究中CAR-T细胞或能有效抑制胃肠道实体瘤同时还不会对健康组织产生毒性效应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针对肿瘤抗原CDH17的CAR-T细胞或能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消除GICs,同时还不会对多个小鼠器官(包括小肠和结肠)和正常组织产生毒性作用,CDH17是在NETs和GICs中所表达的细胞表面标志物,同时其还会在健康组织中表达。

2022-03-31

多基因协同促进肺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RNA介导的靶向,调控基因表达,是生物功能的基础。因此,表观遗传因子的异常表达可以对细胞产生深远的影响,并通过影响肿瘤的特征,如恶性增殖和侵袭而导致肿瘤的发生。

2022-03-02

Sci Rep:新型实验室模型或能模拟锻炼对肌肉细胞的影响效应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的基于实验室的系统,其或能用来培养能发生剧烈收缩的人类肌肉细胞,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模型研究了散发性包涵体有丝分裂(sIBM,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itosis)患者机体肌肉细胞的特性。

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