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揭示深海偏顶蛤及其共附生菌协同解毒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李超伦、孙松课题组在深海偏顶蛤适应深海高硫化物环境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Adaption to hydrogen sulfide-rich environments: Strategies for active detoxification in deep-sea symbiotic muss

2021-11-27

Genes & Development:研究揭示组蛋白伴侣sNASP-ASF1协同与竞争结合组蛋白H3-H4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许瑞明团队在Genes & 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stinct histone H3-H4 binding modes of sNASP reveal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histone chaperones的研

2021-11-30

PD-1依赖的CD137协同刺激的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局部肿瘤杀伤而无全身毒性

细胞表面受体CD137的表达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与其天然配体4-1BBL的结合来增强抗癌T细胞的功能。

2021-11-16

Nature Communications:用于协同破坏肿瘤线粒体的光响应型颗粒研究取得进展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破坏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基于线粒体破坏的抗肿瘤治疗新策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在肿瘤组织内高效且特异性启动线粒体的破坏是实现安全有效抗肿瘤治疗的前提。光激活肿瘤疗法由于具有治疗部位精确可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尤其是光照条件下能够激活光致产酸分子释放氢离子,酸化胞内微环境。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

2021-11-06

我国科学家提出多脑区协同类脑控制架构

机器人精细操作是完成高精度任务的必要条件,作为主要反馈源的显微视觉具有窄视野、小景深、平面成像等特点,导致小空间内的观测状态不能直接反映操作空间位姿,这种“所见非所得”给复杂场景下的机器人精细操控提出了挑战。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

2021-10-23

MiR-183-5P与Polo样激酶1抑制剂NMS-P937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MiR-183-5P与Polo样激酶1抑制剂NMS-P937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2021-10-26

研究发现水稻耐旱反应与氮素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耐旱负调控转录因子DST可以直接激活硝酸还原酶编码基因OsNR1.2的表达来调控水稻硝酸盐同化,揭示了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与氮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模块,促进了对于植物干旱胁迫下氮代谢重编程调控机制的理解。氮素利用效率(NUE)和

2021-09-16

兰大华教授:多方协同推进全程关爱发展,为安全用药与连续医疗担重任

护理是肿瘤患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患者全程关爱中多角色体系必不可少的一环。肿瘤患者的护理不仅关系到院内护理,而且由于肿瘤疾病治疗和康复周期较长,社区、家庭等院外的持续性治疗和护理也是患者全程关爱的有效延续,可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提高生存及生活质量,实现治愈。

2021-09-09

水稻籽粒大小和叶夹角的协同改良研究取得进展

 叶夹角是水稻株型的一个重要决定因子,较小的叶夹角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和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产量。但是,长期的遗传育种学研究显示,叶夹角的改良往往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尤其会造成籽粒变小,千粒重降低。如何在降低叶夹角的同时保持或增大籽粒,是水稻高产育种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姚善国研究组从NaN3诱变的水稻突变体库中,鉴定到一

2021-08-23

IMMUNITY:一种SARS-CoV-2抗体通过协同识别病毒易损部位来广泛中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及其变体

与针对其他突变RNA病毒的抗体类似,针对抗原发散病毒的强效中和活性和广度是大多数CoV2中和抗体的不相容特征。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