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出院两年后,仍有一人有后遗症,我国学者发布最长时间新冠后遗症跟踪研究

2年时,这些新冠康复患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迫切需要探索后遗症的发病机制,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2022-05-15

Nature子刊:上海大学魏滨团队等发现脑膜淋巴是病毒感染大脑并传播的重要通道

这些研究开创性揭示了病毒可以利用脑膜淋巴管突破大脑与外周屏障进行传播。促进脑膜淋巴管增生的手段可能为治疗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新策略。

2022-05-11

SCIENCE ADVANCES:科学家阐明连接细胞的隧道纳米的形成机制

近日,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文章。

2022-04-29

近40万人的研究数据表明,肥胖患者接受减肥手术与全因、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近有关

你是否还在为体重为焦虑,为减肥而心累?除了限制饮食外,通过减肥手术能不能轻松减肥,而没有任何健康危害呢?

2022-05-02

华大智造ZTRON基因数据一体机完成GDPR合升级,获得欧洲隐私保护认证EuroPriSe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和应用产出了海量的数据。

2022-04-22

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控仍可致死亡人数反弹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当下SARS-CoV-2变体Omicron的高传播性,过早放开疫情防控限制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新冠死亡人数发生反弹。

2022-04-10

JAMA子刊:Omicron虽温和,但放松控将会导致死亡人数大幅反弹

这项模型研究显示,虽然美国目前新冠感染病例在持续下降,但新冠仍会给美国带来重大损失。由于Omicron的高传播性,过早放松限制会导致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显著反弹。

2022-04-08

Science Advances:解析植物维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科研论文,揭示了一种之前未被发现的维管束特异的免疫机制,为研究植物维管束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免疫通路,也为提高作物对维管束病原菌的抗病性提供了潜在新途径。由于维管束抗性研究的困难,通常由细菌或真菌专化侵染植物的维管系统从而影响

2022-03-15

PNAS:因童年吸尾气过多,美国超一人口的智商下降,还在面临其他健康风险

  铅可以通过吸入和摄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侵蚀脑细胞并影响神经系统、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播,破坏酶处理锌、铁和钙等营养元素的功能,使人出现意识障碍等,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机能。正常的血铅水平(血液中铅元素的含量)为0-99微克/升。健康专家表示,在生命的任何阶段都没有安全的铅暴露水平。幼儿特别容易受到铅损害大脑发育和降低认知能力的影响。

2022-03-09

夏宁邵/轶团队合作揭示抗炎治疗可改善新冠重症

  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已持续两年多。SARS-CoV-2诱发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和全身性疾病,截至目前全球累计确诊COVID-19病例超4.3亿,并已导致超过59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研究发现,SARS-CoV-2感染导致促炎细胞因子过度分泌是诱发重症肺炎的重要原

2022-02-22